白丽新村站~武威路站区间盾构出洞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止水橡胶带表面涂刷缓膨胀剂三度,防止其遇水先期膨胀而降低止水效果。 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在现场加工木模后拼装而成。 外模采用木板分块加工拼装而成,因井接头内圈混凝土要求 光洁平整,故内模采用五夹板弯曲成型,并用木条或脚手管支撑,使其牢固。 井接头左右两侧的模板上分别开设一个预留孔洞,方便浇筑振捣洞圈下半段混凝土。 在洞圈上方设上畚箕口,作为浇筑洞圈上 180176。 混凝土的入口。 混凝土工程 ( 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其所用材料(水泥、石子、黄砂等)的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才可准予使用。 ( 2)到达现场的混凝土其坍落度、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3)混凝土泵车停在井上,混凝土通过导管泵送到井接头处进行浇注。 ( 4)先从井接头模板左 右两侧预留的孔洞处浇筑下 180176。 洞圈混凝土,边浇边振捣使混凝土密实。 下半部分混凝土浇筑好后,将预留孔洞封堵严密,再从洞圈上方预设的畚箕口浇筑洞圈上 180176。 混凝土,边浇边振捣,直至浇筑高出洞圈上方边线 100~ 150mm左右。 拆模后再将高出部分的浮浆凿除。 (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表面在模板拆除之前及拆除期间都应保持潮湿状态,其方法是让养护水流从混凝土顶面向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渗流,以保持表面湿润,直至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后可上混凝土覆上草包等持水材料,浇水继续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 6)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应按规范要求做好混凝土试块,其中抗压一组,抗渗一组。 而且混凝土试块要做好养护工作。 试块到龄期后及时送检,复试报告作为混凝土验收的依据之一。 混凝土试件在机口随机取样、成型。 取样与强度试验时,须有工程师在场才能进行。 ( 7)拆模后,会同监理工程师根据规范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其外观上表面无麻面、露筋、裂缝、蜂窝、鼠洞等缺陷情况。 15 防水措施 ( 1)在井接头处渗漏水严重时可采用引流方法,即在绑扎钢筋时预埋一根φ 8mm细塑料管作为引流管。 引流管从模板上钻洞,在浇混凝土时 将内部的水引流出来。 浇混凝土结束后,通过引流管向里面注浆,将引流管密封,使整个洞门无渗水通道。 ( 2)如井接头还存在渗漏现象,可采用相应堵漏措施将漏点封死。 突发情况应急预案 由于拆除临时管片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于有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性事件,可采取以下几点对策措施: ( 1)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做到精心施工,同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 24小时现场监控。 ( 2)配备足够的机动设备与抢险物资,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在第一时间投入工作。 ( 3)必要时采用降水措施。 16 第六章 建筑物保护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上述建、构筑物的安全。 穿越施工的风险分析 本工程沿线的建筑物结构形式不一,与隧道地相对位置有一定差异。 盾构穿越施工对不同位置的建筑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建筑物与隧道的相对位置分类如下表所示: 相对位置分类 盾构推进产生的影响 正下方穿越 盾构推进断面完全在建筑物下方,穿越后可能造成建筑物基础的整体下沉和倾斜。 侧下方穿越 盾构部分推进断面在建、构筑物下方,穿越后可能造成构、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和倾斜以及墙体开裂。 侧面穿越 盾构推进断 面在构、建筑物侧下方,构、建筑物下方土体位于盾构的侧面。 穿越后可能造成构、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盾构从建筑物正下方及侧下方穿越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大,从侧面穿越的影响相对小些。 为保护建筑物的安全,尽量减小盾构推进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我方将制订专项针对性措施来指导施工,同时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准备相关的应急物资来预防不可预见的各种风险。 前期环境情况调查 在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所有待穿越的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竣工日期以及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再根据所得资料制订相关的保护措施。 在盾构穿越之前,组织土建工程师和有经验的测量员对工程沿线建筑物及构筑物现有状况进行详细调查,清楚地了解沿线每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现状和结构情况,按照建筑物与隧道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调查。 对沿线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及附属建筑物之状况进行记录和摄影,并对主要结构的裂缝等缺陷和破损要进行详细记录和拍摄,重要照片要加示意图及说明以显示建筑物的位置。 摄影资料中应包 括各种缺陷如裂缝、湿迹、抹面脱落和其它损坏。 已有裂缝需量测出裂缝长、宽度并作好记录。 17 盾构施工的保护措施 1)严格控制盾构正面平衡压力 盾构在穿越建、构筑物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土压力,可以使盾构前方地面有微小的隆起,防止欠挖。 同时也必须严格控制与切口平衡压力有关的施工参数,如出土量、推进速度、总推力、实际土压力围绕设定土压力波动的差值等。 防止过量超挖、欠挖,尽量减少平衡压力的波动。 2)严格控制盾构的推进速度 穿越建、构筑物施工时,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尽量做到均衡施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避 免在途中有较长时间耽搁。 如果推得过快则刀盘开口断面对地层的挤压作用相对明显,地层应力来不及释放,所以正常推进时速度应控制在 1- 2mm/min。 3)严格控制盾构纠偏量 在确保盾构正面沉降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盾构均衡匀速施工,盾构姿态变化不可过大、过频。 每隔 5环检查管片的超前量,隧道轴线和折角变化不能超过 %。 推进时不急纠、不猛纠,多注意观察管片与盾壳的间隙,相对区域油压的变化量随出土箱数和千斤顶行程逐渐变化。 采用稳坡法、缓坡法推进,以减少盾构施工对地面的影响。 根据盾构进入曲线段的设计里程,盾构可提前 5~ 10环进入曲线段施工,提前进行纠偏,以减少每环的纠偏量,从而减小建筑孔隙。 提前纠偏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盾构姿态,盾构轴线偏差不得超过 50mm。 4)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 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务必做到三点: ①保证每环注浆总量要到; ②保证盾构推进每一箱土的过程中 ,浆液均匀合理地压注; ③浆液的配比须符合质量标准。 通过同步注浆及时充填建筑空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 具体压浆量和压浆点视压浆时的压力值和地层变形监测数据选定。 同时在曲线段外弧侧可适量多压注,确保地面沉降的稳定。 同步注浆 属 一道重要。白丽新村站~武威路站区间盾构出洞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