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创新(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头位置),复核无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作业。 ⑬混凝土工程 a: 混凝土配合比 在业主或监理见证下提前将原材料送到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出配合比单,挂牌施工。 b: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要准确,称量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列限值:水泥和掺合料为177。 1%,粗骨料为177。 2%,水及外加剂为177。 1%。 在浇筑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制定施工方案,机具准备,保证水电的供应,要掌握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检查模板、钢筋、预留洞等的预检和隐蔽项目。 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柱在支模前要清理柱内灰浆和其它杂物,必要时要留置 清理孔。 支模后要再次清理柱内垃圾,最后封堵清理孔。 砼在浇捣前,砖墙模板要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浇灌时先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接浆,以防新旧间的烂根现象。 浇灌时先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接浆,拆模后视天气情况浇水养护。 梁板及钢筋砼楼梯的底模采用胶合板,严格控制轴线尺寸、标高及柱的垂直度,严禁有跑模、胀模等现象发生,支撑要 17 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砼浇筑采用机械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的砼厚度不大于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倍,振捣密实。 砼试块留置按规范进行留置。 砼养护根据天气气候情况和结构部位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 浇筑时应注意的要点 a: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交性和密实性。 b: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浇筑高度如超过 3m 时,必须采措施,用串筒或溜槽等。 C:施工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到位。 d:混凝土浇筑时,设马蹬及人行道和操作平台,严禁直接踩踏钢筋。 e:柱的浇筑应严格控制上口标高,勿使其超高,影响梁筋绑扎。 f:砼浇筑完成后,应严格按规范要进行养护,在达到相关规定构件的要求后方可拆模。 本 部位未述的按基础砼施工要求进行。 ⑭砌筑工程①做好砂浆配比工作,由检测部门出具砂浆配合比单;原材料计量用台秤计量准确,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砖砌筑前应根据图纸所使用的砖块类别看是否需要浇水湿润。 ③放线员放出轴线,瓦工班长根椐图纸、依据轴线弹好墙体边线及门窗洞口位置。 ④砌筑前应根据砌块皮数制作皮数杆,并在墙体转角处及交接处树立,皮数杆帮扎应牢靠,每皮砖应与皮数杆对齐。 皮数杆间距不得超过 15m。 墙体浇筑时应单面挂线,随着砌体的增高要随时用靠尺校正平整度、垂直度。 18 ⑤水平灰缝应平直、砂浆饱 满,符合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⑥墙体砖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不得留直槎,对于不能同时砌筑而保留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并在斜槎处沿墙高每隔 500配置 2Φ 6,伸入墙内 500,留出 500,后砌的非承重墙与承重墙交接处,除在承重墙上留阳槎外,尚要沿墙高每隔 500 配置 2Φ 6 钢筋互相拉接,钢筋伸入每边墙内 500。 拉结筋设置应准确无误,上下间距偏差不超过 1 皮砖。 ⑽砌筑时应将已断裂或零星砌块清除,不得混砌在墙中,组砌方法应合理。 ⑾女儿墙沿墙长按图纸要求设构造柱。 本部位未述的按基础部位墙体和图纸的施 工要求执行。 内外装饰工程 内墙抹灰 本工程内粉时,内墙阳角处做 1: 2 水泥砂浆护角。 粉刷施工前先将每块墙面脚手洞用细石砼塞实。 拉房间的对角线、水平线、找出规矩,用线锤测垂直度和水平仪测水平度,同时控制好墙粉刷厚度,分层分间,做好冲筋,间距 左右。 在粉刷前将墙面清理干净,进行表面处理,洒水湿润,以确保粘地牢固和预防空鼓。 基层为砼时,抹灰前应先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面层抹灰在底层完成相隔一天( 24h 后)进行,面层抹灰前要对第一层抹灰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面层灰铝合 金刮杠平,木蟹打平,铁板压实抹光,不得少于两遍且无铁板痕迹,并注意接槎, 19 罩面后次日进行洒水养护。 阴阳角要直,不得有掉边、缺角现象。 外墙抹灰 a)基层处理 将墙面上残存的废余砂浆、污垢、灰尘等清扫干净,并用水浇墙,将砖缝中的尘土冲掉并将面湿润。 b)吊垂直、套方找规矩 按墙上已弹好的基准线,分别在门窗口、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 并按灰饼充筋,以墙面上充筋来按制墙面的平整。 C)抹底层砂浆 采用混合砂浆,底灰应分遍与所充筋抹平,用大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 ,终凝后浇水养。 d)弹线、粘分格条、滴水槽、抹面层砂浆,抹面层砂浆前按规定尺寸弹线分格,粘分格条,分格条的位置应保持在已弹红线的一侧,防止刮粘。 分格条粘好后,即开始抹面层砂浆,面层砂浆应两遍与分格条抹平,用刮平,木抹子搓毛,待面层表面无明水后,用水刷蘸水按垂直于地面方向轮刷一遍,使其面层颜色一致。 内外墙涂料 a)涂料墙面粉刷施工工序 墙面缺陷修补→基层清理→打底→粉基层、面层砂浆→涂料(胶涂)两道。 b)施工要点:①二度成活,使其成膜有良好的光泽,在涂刷过程中,面 涂应涂刷均匀,使用材料必须搅拌均匀,防止反色或色彩不一的现象。 ②粉刷时,应特别注意细部节点线条的流畅,纵横一条 20 线。 门窗工程 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 脚手架工程 为确保施工安全,结合建筑物结构形式、建筑物的有效高度及周边场地情况,全部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确保合格。 一、技术保证措施 技术交底 ( 1)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即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各班组长。 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对主要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 施工员接受交底后, 反复、细致地向操作班组长交底,除口头和必要要用文字交底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工人认真讨论,保证施工质量。 ( 2)加强对已施工原材料的管理,确保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 技术资料管理 施工技术资料是技术工作和工程质量水平的真实反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编写和整理,必须做到与工程进度同步,工程施工到那里,技术资料完成到那里,不准后补资料,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依据,为竣工验收打下基础。 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或检测报告。 对水泥、石子、黄沙、钢材和砖等主要材 料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 21 才能够使用。 使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应有鉴定,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施工前应按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合格证、试(检)验的抄件(复印件)应说明原件存放单位,并用抄件人,抄件(复印件)单位签字盖章。 质量合格证,检验报告、复试报告单要按分类别整理, ( 2)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隐蔽验收、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验收等都应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和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理验收资料。 二、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是认真落实质量管理措施,实现质量管理目标 的重要保证。 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在业主和监理的共同指导下,以本工程项目为质量管理中心,成立专职的质量控制组来具体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 1)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照 IS09001 标准立完整的质量体系,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严格执行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力争优质工程。 ( 2)严格贯彻各项管理制度及建设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包括:①图纸会审制度;②技术交底制度;③材料进场检验制度;④技术复核制度;⑤隐蔽工程验收制度;⑥样板引路制度;⑦施工挂牌制度;⑧ 过程三检制度;⑨质量否决制度;⑩成品保护制度。 ( 3)成立各专业的 QC 攻关小组,广泛开展 QC 小组活动,组织各种规范规程的学习,定期组织总和推广经验。 ( 4)质量按制程序 22 项目质量控制 ①在建筑质量主管部门、建设、监理和本公司上级领导的指导督促下,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根据本工程力争优质的质量目标,制订出总体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②每天召开现场碰头 会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当天质量工作情况,做出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主要工序施工前,对施工要求进行书面交底,施工班组没有书面技术交底拒绝施工。 ④施工中合理安排工序,上下道工序合理衔接,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⑤各施工班组长和质检员跟踪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⑥严格计量工作,计量器具配备齐全,确保计量准确。 ⑦严把进场原材料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工程质量控制节点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本工程的总体质量的节点控制划分如下:地基处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 →脚手架搭设→装修装饰。 工程质量节点的控制措施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①钢筋出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并按现行国家规范标准抽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不良等现象,应对该批钢 23。病房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创新(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