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工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定固定的挖泥导标时,可以采用布设浮标的方法标示挖泥起、止边界。 浮标抛设在挖槽边线外 30m 左右;如果采用活节式灯桩可距挖槽 15m 左右,浮标的颜色和灯光符合有关规定。 ( 5)抛泥区设置抛泥标志指示位置和范围。 抛泥标志采用陆上 固定导标。 ( 6)由挖泥区通往抛泥区、吹填区和避风锚地的通道可根据航行的需要设置助航标志。 水位站及水位通报 ( 1)施工前在施工区附近设立水尺,并配备向挖泥船通报水位的装置。 水尺的零点与设计所采用的深度基准面一致。 ( 2)水尺的设置及水位观测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 3)水位通报装置达到及时、准确。 通报读数应准确到不低于。 施工航行通告 在挖泥船施工前,向当地港航监督部门申请发布挖泥船施工航行通告,航行通告包括下列内容 ( 1)工程名称和地点; ( 2)施工 起止日期; ( 3)施工船舶名称和类型,锚缆、排泥管线设置情况; ( 4)施工占用的水域范围; ( 5)挖泥船作业时悬挂的信号; ( 6)船舶在施工区航行注意事项; ( 7)避让方法和联系信号。 水下疏浚施工 施工布置 横山 ~梅阁浅段一区工程量为 260000m3, 布置 1艘 4m3抓斗,配 2 条泥驳,陆上吹填区设置于八顷上新围,设置 2 台 10EPN— 30 大型泥浆泵吹填。 横山 ~梅阁浅段二区工程量为 604000m3, 布置 1艘 4m3抓斗,配 2 条泥驳,陆上吹填区设置于梅冲石角围,设置 2 台 10EPN— 30 大型泥浆 泵吹填。 横山 ~梅阁浅段三区工程量为 110000m3, 布置 2 艘 4m3 抓斗,配 4 条泥驳,陆上吹填区设置于中兴围仔,设置 4 台 10EPN— 30 大型泥浆泵吹填。 横山 ~梅阁浅段四区工程量为 1304003m3, 布置 2 艘 4m3 抓斗,配 4 条泥驳,陆上吹填区设置于永业围沙洲卸区,设置 4台 10EPN— 30 大型泥浆泵吹填。 七姐妹浅段工程量为 282787m3, 布置 2 艘 4m3 抓斗,配 4条泥驳,陆上吹填区设置于永业围沙洲卸区,设置 4 台 10EPN— 30 大型泥浆泵吹填。 口门一区浅段工程量为 20xx00m3, 布置 1 艘 4m3 抓斗,配2 条 泥驳,陆上吹填区设置于行弯砖厂,设置 2 台 10EPN— 30大型泥浆泵吹填。 口门二区浅段工程量为 209139m3, 布置 2 艘 4m3 抓斗,配4 条泥驳,陆上吹填区设置于洋关开发区卸区,设置 4 台 10EPN— 30 大型泥浆泵吹填。 虎跳门外段工程量为 3774900m3, 布置 7 艘 4m3 抓斗,配14 条泥驳,海上抛卸区设置于荷包岛卸区。 施工总程序见下图。 施工总程序图 施 工 准 备 (水下地形图测量) 施工放样 抛设施工浮标 拖轮、泥驳运输至卸泥区 泥浆泵吹填或泥驳卸料 余水排入西江 阶段验收 竣工验收 抓斗船定位 抓斗挖泥船挖泥 开挖施工程序 抓斗船水下开挖施工程序图 抓斗船施工方法 (1) 施 工定位 挖泥船进位采用拖轮拖带,首先测量人员放置的定位浮标,然后拖轮拖带挖泥船进入施工区,锚艇配合抛下船首主锚和八字锚及尾部两只锚,然后根据 DGPS 系统进行精确定位,抛后通过挖泥船自身的锚进行调整,使抓斗船位于开挖中线上,抓斗位于起始位置。 (2) 开挖方法 施工放样定位 否 合格 4m3抓斗船开挖 280m3泥驳装料 拖驳拖运弃料 返回挖泥船 跟踪检测,阶段自检 验 收 施工定位完成后,进行开挖。 由于本段疏浚区较长,采用分段进行施工,每段长度约 1000m。 采用分层、分条的方法开挖,每层厚度 2m,每条开挖宽度为 12~15m,对于每两条之间,考虑重叠 1~2m 的宽度,确保不出现漏挖;采用 DGPS 和数字化测深仪随时检查开挖质 量,做到一次验收合格。 当施工区浚前水深不足,挖泥船施工受限制时,首先开挖浅段,由浅及深,逐步拓宽加深; 由于本段工期较长并有一定自然回淤,先开挖浅段,逐次加深,待挖槽各段水深基本相近后再逐步加深,以使深段的回淤在施工后期一并挖除; 挖泥船的布置从上游开始,逐渐向下游延伸,利用水流的作用冲刷挖泥扰动的泥沙,增加疏浚的效果。 若浚前断面水深中间与两侧基本相近时,先开挖中间,然后再逐步拓宽。 若浚前水下地形平坦,土质为硬粘性土时,采用全槽逐层往下均匀挖泥,避免形成垄沟,使施工后期扫浅困难。 本标段施工区内有海鸥 桥五沙大桥等结构物,为保证结构物在施工中的稳定、安全,两岸堤坡脚下、桥墩、桥台处严格控制挖深,不得超挖,以保证构筑物的安全。 施工时抛设临时浮标,以确保过往船舶的正常通行。 (3) 障碍物的处理 施工区若有沉船或其它障碍物,施工前探清沉船或其它障碍物的尺度、位置、范围和水下的深度,必要时利用侧扫声纳或磁力仪进行探测。 在疏浚的范围内已查明的沉船或障碍物,首先制定清除方案,并在疏浚之前打捞清除或拆迁。 当障碍物在抛泥区或去往抛泥区航线上时,设浮标标示。 当施工过程中遇到沉船或其它障碍物而不能继续作业时,及时通知 工程师和业主,由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确认处理。 (4) 现场控制 A 挖槽尺度控制 施工期间定期对挖泥船定位用的标志进行校核,在大风之后进行检查、校准。 定位用 DGPS 符合规格书的精度要求,并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校验和校准。 挖泥船作业时,经常用导标或 DGPS 校正船位,以保证实际的开挖位置在设计开挖范围之内。 挖槽边坡应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放坡宽度,按矩形断面开挖。 边坡分层的台阶厚度应超过 1m。 采用分层、分条、分段施工时,注意条与条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后施工的地段宜适当与先施工的地区重叠 1~2m,以避免遗留浅埂。 B 挖槽深度控制 施工期间定期对施工用的水尺、验潮仪、自动报潮仪进行校核。 挖泥船的挖深指示标尺和仪器,在施工前进行校验。 施工期间根据船的吃水变化进行修正。 挖泥船施工时根据土质、泥层厚度、波浪和水流条件、挖泥产生的泄漏,施工期可能出现的回淤增加施工超深。 超深的大小可在施工初期通过试挖确定,并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实测资料进行修正。 挖泥船挖泥时,根据水位的变化及时调整抓斗的下放深度。 水位观测和通报及时、正确。 对本标段,施工期可能出现回淤,采用先挖上层和回淤较小的地段,最后一层和回淤最严重地段留在接近完 工时开挖。 并根据开挖时到竣工时和时间长短不同,预留不同的回淤超深,以保证完工时挖槽符合设计的要求深度。 吹填施工 (1) 吹填方法 吹填采用效率为 100m3/h 的 10EPN— 30 大型泥浆泵配多个6PNL 型立式泥浆泵从泥驳中取砂,经管道将淤泥吹到卸泥区。 每个卸泥区卸泥,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 吹砂施工机组由立式泥浆泵输泥系统,清水泵冲泥系统和配电系统三部分组成。 根据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本次施工方案选择清水泵型号为 IS100— 65— 200 型。 泥浆泵选择为10EPN— 30 大型泥浆泵配 6 台 6PNL 型泥浆 泵。 10EPN— 30大型泥浆泵扬程为 30m, 6PNL 型泥浆泵扬程为 15m, IS100— 65— 200 型清水泵扬程为 50m。 本次配套机泵方案排距约20xxm,满足施工要求。 由于考虑到陆上水头损失小于水上,故陆上管线长于海上管线。 每台机泵配套组合见下表。 机泵配套组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大型泥浆泵 10EPN— 30 台 1 2 泥 浆 泵 6PNL 台 5 3 清 水 泵 IS100— 65— 200 台 5 4 发电机组 90GF 台 3 5 柴 油 机 6160A 台 1 6 水 枪 Φ 65 个 10 根据工程总工程量计算,整个工程需 10EPN— 30 大型泥浆泵 13 台,其他配套设备数量见下表。 吹泥设备组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大型泥浆泵 10EPN— 30 台 29 2 泥 浆 泵 6PNL 台 145 3 清 水 泵 IS100— 65— 200 台 29 4 发电机组 90GF 台 60 5 柴 油 机 6160A 台 60 6 水 枪 Φ 65 个 290 7 钢 管 Φ 700 m 1000 (2) 场地平整 在吹砂部位经过 排水后,为保证吹填部位不出现大的起伏,需对吹填部位进行平整,平整采用履带式轻型推土机和水枪进行。 先用履带式轻型推土机进行平整,对于局部起伏不大的部位用水枪人工吹平。 同时,在吹泥管口安装水流消能扩散器,将管口流出的泥砂混合物挑起并扩成扇形,使其均匀跌入吹填区形成大面积顺水势向前流,挟泥砂能力小,泥砂很快便沉积下来,减少泥砂流失。 (3) 围堰设置 根据现场的特点,现场吹填区的土质含砂量偏小,若采用沙袋围堰,则沉降固结排水较慢、施工周期较长,针对该情况,围堰采用陆上的土料进行修筑。 在卸泥区就近挖土,并离开围堰坡 脚一定距离从围堰内侧取土,以保证吹泥时围堰的稳定性。 土围堰采用 162Kw 推土机和 5t 自卸汽车进行。 围堰压实采用 162Kw 推土机进行。 施工时土围堰分层修筑并层层夯实。 每铺 ~ 土厚为一层,夯实后再铺第二层,直到达到设抓斗船 泥驳 岸管水下疏浚示意图计堰顶高程。 围堰的顶部和边坡应整平、夯实。 2m 埋管 围堰结构型式及埋管型式示意图 围堰施工要点:围堰放样控制基线的测角误差不大于12″,长度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1/10000,高 程引测应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放样沿中心线从围堰起点到终点每隔25~50m 设置木桩,标出地面高程及堰顶高程,并按围堰设计断面用木桩或标杆放出堰顶宽度及坡脚线。 围堰基础处理:对于堰基上的树根、杂草、淤泥及腐殖土全部清除;堰基为坚硬土或旧堰基时,将表面土翻松再填新土,使结合密实;堰基为淤泥时,可用小型柴排或竹排、土工织物垫底或用其它方法加固。 堰基为沙质土时,可事先在围堰的中间开槽,填以粘土防渗。 (4) 泄水口布置 本段卸区在莲花山卸泥区,距疏浚部位约 5Km,泄水口型式采用堰内埋管式,管径 700mm。 泄水口设置 10 个。 每个泄水口设置控制阀,根据施工中流量的变化,调整泄水口使用的个数。 泄水口应设在合理位置,防止浸漫农田和对航道、河沟、池塘产生新的冲刷和淤积。 施工注意要点:泄水口与围堰结合处采取护坡措施,防止水流冲刷;泄水口出水处底面用块石、土袋和软体排等到护底,防止冲刷;排泥管伸进泥塘内并超过堰身 1m,管与管之间的泥土进行夯实,泄水管与堰的结合保持紧密。 (5) 卸泥区内管线布置 排泥管进入吹填区的入口远离排水口,以延长泥浆流程。 管线的布置满足设计标高、吹填范围、吹填厚度的要求,并应考虑吹填区的地形地貌 、几何形状对管线布置的影响。 排泥管线的间距根据泥泵功率、吹填土的特性、吹填土的流程和坡度等到因素确定。 各类吹填土在施工中呈现的坡度,在现场实测,初步取 1: ~1:。 吹填区内管线的布设间距、走向、干管与支管的分布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根据管口的位置和方向、排水口底部高程的变化及时延伸排泥管线。 在吹填区内应设若干水尺,观测整个吹填区的填土标高的变化,指导排泥管线的调整和管理工作。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协调好施工船舶、排泥管、围堰、排水口的工作。 建立有效的通信联系并实行巡逻值班,随时掌握吹填区 填土进度、质量、泥砂流失、围堰和排水口的安全情况。 (6) 吹填区余水排放控制 吹填区排放余水满足当地环保规定的标准。 吹填工程施工作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在初期施工时,进行余水排放生产实验,确定最佳排泥口流量及流速,并根据实验结果指导施工。 实验内容包括不同流量和流速下卸泥区内泥浆沉积检测。 当自然排放达不到环保要求时,考虑采用进行投药处理。 第三章 施工保证措施 1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总体目标 创优目标:创优良工程。 分项工程合格率为: 100%,其中优良率为 90%(且主要项目为优良)。 重大质量事故为 0 次。 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实现本工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目标,我单位承诺,在合同环境下,按已经通过的 ISO9002 标准向业主和第三方提供质量保证如下: 质量方针:科学管理 精心施工 过程受控 质量一流 质量目标: —— 让业主满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 杜绝各类重大质量事故。 规范学习 TQC 领导小组 (总工程师 ) 质量教育 质量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