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病虫的防治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名:青果)的主要害虫,以若虫、成虫剌吸新梢嫩叶和芽。 常年危害,受害叶片凸凹不平,扭曲畸形,失绿黄化。 严重被害时,嫩叶没有展开就枯萎、脱落、造成秃尖,并诱发煤烟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大量落叶落果,使产量锐减。 新梢枯萎、枝条枯死,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该虫学名是橄榄星室木虱,果农叫“蚊蚊”。 该虫一年发生数代,卵散产于嫩叶的主脉及其两侧附近,卵初呈白色,一张嫩叶上常有卵百多粒,若虫密集为害,主要危害白园类和饭芭饼等橄榄(青果)和 26 年生果园。 发生高峰期与青果抽梢期同步,幼龄果园年发生 5 次高峰,春、夏、晚夏、秋、晚秋(或冬)的各次梢。 春梢(立夏前)受害最为严重,大发生会导致橄榄(青果)树落叶,23 年内不能结果,甚至死亡。 防治时间:根据木虱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 建议果农在每次抽梢时,特别是春、夏、秋梢抽发期为最佳防治时间。 防治方法:1、若青果园荫蔽度大,则发生相对就轻,所以在新发展果园时注意荫蔽度,以减轻虫害的发生;2、每次抽梢时用药防治。 10%大功臣粉剂 10 克兑 4050 斤;10%大功臣 5 克+80%敌敌畏 2 两兑水 80120 斤;敌杀死、功夫、来福灵等菊酯类农药 2000 倍;第一次施药后隔 710 天施第二次药;发生重的果园应施 3 次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