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503(小麦)内容摘要:
1、03(小麦) 该品种是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利用偃麦草通过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面包型小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高优 503株高 8085 厘米,在陕西省比陕 229早熟 34 天。 幼苗半匍匐,半冬性,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片上挺,穗茎长,茎秆弹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穗粒数 粒重 38克,容重 810克/升,皮薄出粉率高,早熟。 该品种 19961997 年参加陕西省小麦区域试验,亩,最高 ,比对照陕 229增产 加生产示范,平均亩产 438千克 1997年参加河北省优质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高亩产 量居 6个参试的优 2、质小麦之首。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测定,高优 503蛋白质含量 湿面筋 沉降值 成时间 定时间 包体积 715厘米 3,面包评分 鉴定,高优 503高抗条锈、叶枯病,中抗叶锈和白粉病根系发达,秆硬弹性好,抗倒伏抗干热风,耐阴雨,成熟黄亮。 1998 年春天,河北省小麦叶枯、叶锈、白粉病大发生,有些小麦品种减产 35 成,而高优 503由于抗病性好,没有减产。 培育者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 地区及技术该品种综合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黄淮冬麦区高水肥地种植。 栽培规程:高优 503分蘖力强,播种量不宜过大,在黄淮冬麦区,一般每亩播量 0 千克。 重施底肥,氮磷配比施肥。 如果不施有机肥,底肥施磷酸二铵 1520 千克箱、尿素 1520 千克倍。 足墒下种,促进冬前分蘖。 追好拔节肥,亩施 1520 千克尿素。 缓浇或不浇返青水,灌好拔节水。 返青到起身期,喷施壮丰安、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降低株高,增加穗层整齐度。 审定情况 1997年 8月、1998 年 3月分别通过陕西省、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专利查询。高优503(小麦)
相关推荐
林员会议,支部成员下工区讲安全、督生产。 ⒊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场部与各工区、各线、加工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完善了护林防火值班制度,配备各种防火用具。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护林防火、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火灾扑救措施。 ⒋ 加大查处消灭隐患 安全检查工作是一项预防性工作。 今年我场多次突击检查各工区、各线、加工厂的安全情况,发现隐患
1、菇防螨措施一、主要害螨1、粗脚粉螨分布与为害:该螨为世界性广布种。 粉螨在食用菌生产中,常发生在被杂菌污染的环境中,由于其活动将杂菌扩大化,使健康的子实体受害发生腐烂,粉螨还可直接取食平菇的菌丝体造成减产,甚至失收。 形态特征:雄螨成体长 240320 微米,雌螨成体长 350650 微米,体躯无色,鳌肢和足呈淡黄色到红褐色,后端钝圆。 足较粗,共分 6 节。 习性
2mm 有 2 处。 石油库失分 820 分: 1 道轨距超补 5 处、三角坑超补 2 处; 2 道轨距超补 3 处、水平超补 1 处、 错牙≥ 2mm 有 1 处 ; 石油库 1岔轨 距超补 4 处、水平超补 1 处, 查照间隔超限 1 处,护背距离超限 1 处,错牙≥ 3mm 有 1 处,错牙≥ 2mm 有 1 处。 四、古矿工区:失分 437 分: 线路正矢连续差 2 处,大轨缝 12 处
地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强化责任,提高效率。 四、征求意见,有效解决 我局为扎实开展这项活动,印发了《征求意见表》和调查问卷,采用书面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并对群众意见进行了整理,在全县中心总校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和机关工作人员中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包括“您对我局领导班子或成 员个人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等内容,共征集意见、建议三十二条。 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局领导班子召开了专门会议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精细整地,实行秋翻整地。 耕深在 25右,并以翻耙后地表平整为标准。 2、合理轮作,实行清种。 大豆与非豆科作物要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3、因地制宜,选用高油、高蛋白大豆良种。 高油品种有九农 22、吉育 58、吉林 35、长农 13、吉林 47、吉农 9、吉育 54、吉科豆 1 号。 高蛋白大豆品种有吉林 28、通农 13、通农 11、通农 14、吉林 40、吉育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