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稳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耳属中高温品种,主要利用自然温度一年(春、秋)栽培两季。 为了更好的利用农村的闲散劳力发展木耳生产,我们利用半地上塑料大棚,进行了黑木耳低温栽培试验,取得了一定进展。 此技术可使木耳栽培季节延长,提高了塑料大棚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 栽培场地和季节:栽培场地为长 10 米、宽 6 米、深 ,地上部分高 样的棚冬季保温性能好。 栽培季节,在河北省廊坊及周边地区,应安排在 9 月底10 月初入棚进行吊袋出耳,制种发菌阶段可依次推前。 其它地区可根据当地气温情况参照进行。 2 菌筒制作:培养料配方:棉子皮 93%,麸皮 6%,糖 石膏 含水量65%。 塑料袋采用 17 厘米30 厘米米,每 2、袋装干料 300 克,套环、加棉塞,常压灭菌 8 小时(100),无菌操作接种(杂交木耳 ),接种量为每袋栽培种接 3040 只栽培袋。 接种后置干净,室温 2226发菌,一般 2530 天菌丝可长满袋。 3 出耳前管理:当菌丝长满后,再经 45 天即可吊袋出耳,每袋开 8 条口为宜,每条口宽 米。 具体要求:吊袋时间一般安排在 10 月下旬和 11 月上旬,或 23 月份;开口长度应至袋顶和袋底各留 1 厘米;开口工具用两个刀片中间夹一层 米厚纸片做成;开口前,先把所有的袋都吊在棚中,然后喷大水 1 次,冲涮袋表的杂菌,开口结束再喷 1 次大水,使料表面吸足水分。 停水 12 天,再进行常规管理,造 3、成干干湿湿的环境,以促进耳基的形成。 4 出耳期管理:低温出耳:因为是在晚秋、早春,温度 15左右,在此温度下形成的耳片肉厚(最厚约 米)、直径大,但温度不能低于 10,否则木耳将停止生长,如果温度低于 10,应采取增温措施,如加双层膜、火墙等,这样,2025 天后就可采收第一期耳。 强制性通风:采用排风扇通风(100平方米大棚有 1 台 65W 排风扇即可),每天通风 3 次,每次 15 分钟,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因为强制性通风时间短、在短期内可使棚内充满新鲜空气,这样有利于增温保湿。 加大湿度:耳片形成后,用雾灌系统或常用的喷雾器来增加湿度,同时结合地面上灌水,使湿度保持在 95%98%。 此时由于 4、温度低,加大湿度不会造成细菌性流耳。 调光照:黑木耳虽然对紫外线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并不是光照越强越好,我们采用了在塑料薄膜上加盖一层薄草帘(或间隙盖草帘)的方法,这样可使棚内有“花花阳光”促进耳片生长。 由于出耳棚内挂袋比较密集,上层往往湿度小,下层湿度大,且下层接受光照少,因此在出耳过程中应经常倒换袋的位置,可提高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5 小结:本栽培技术采取的低温出耳,强通风,加大湿度,适当调节光照等措施,生产的黑木耳具有片大(直径在 8 厘米以上)、肉厚(厚约 米)、色黑、适口等特点,且第一潮耳的平均生物学效率 最高可达 120%。 低温栽培木耳可以避免高温栽培出现的烧菌和流耳危害,又可大大减轻杂菌的污染,提高了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在以往的木耳栽培中,采收第一潮耳后往往造成大面积污染,而采取低温出耳法,在第二潮耳采收完后几乎没有发现污染。 在栽培期间我们进行了试验,当气温降至 0时,耳片尚未受到伤害,气温回升到 10以上时,耳片继续生长。 由此可见,黑木耳对低温的耐受力是比较大的。 专利查询。黑木耳稳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好文档为您倾心整理,谢谢使用 我们首先从美化 办公环境做起,每周进行卫生评比,并张榜公布,表扬卫生好的,批评卫生差的,使每位员工都能认识到,办公室就是我们的家。 为过生日的员工庆祝生日也是建立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使员工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家人的温暖。 五、奖惩有法 奖惩有法也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方法。 对进步明显、贡献突出的员工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是对员工成绩的认可,也是激励其他员工的有效方法。 为此
加载 OCX 控件,提示打开信道失败,此时需要将网址加入可信任站点,并且设置可信任的站点的安全性为低; (3) 关闭 SPBX 多媒体交换机的 CPU 板的防火墙; (4) 若需要运行 360 安全卫士和 360 杀毒,请将 OCX 控件用到的 .ocx、 .dll、 .exe 程序全部都加入白名单。 3 打开开发用的 PC机的 Visual Studio 2020,单击视图 工具箱后出现:
1、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袋料化栽培。 但由于粗放的栽培方式、缺乏科学、配套的防治病虫害措施,使得病虫害日趋增加,危害增大,已成为黑木耳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 所以,有效地控制黑木耳病、虫及杂菌的危害是实现黑木耳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食用菌病、虫及杂菌的防治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要特别强调环境卫生和改进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选择生长势好
arty anizations and Party members do not touch the bottom line . Here, the main from four square face two party rules of interpretation: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wo party Revised regulation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