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救常识内容摘要:

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自救常识宣导材料2目录第四章 灾后救助第二章 相关防震措施第三章 避震要领第一章 么是地震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便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动,便造成地震 主震和余震主震 震级高 非常突出 ;主震发生前先有一些前震出现 ; 这种主震 主震 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 90%以上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 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 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 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主震 余震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 为地震次生灾害。 如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有毒容器破坏后毒气、毒液或放射性物质等泄漏造成的灾害等。 一定的时间差。 国的地震带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 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 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的范围广、强度大、震预报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特点:不确定性,经验性1998年 12月 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 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 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动物地声地光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 : 惊恐反应 、 抑制型异常 、 生活习性变化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 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地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很短。 10目录第四章 灾后救助第二章 相关防震措施第三章 避震要领第一章 便食用的食品,衣裤、毛巾、手纸、手套等简易生活用品B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蜡烛、打火机、口哨、锤子等一些生存工具。 行卡、该关闭家中的水电设施来降低灾害风险。 平时要教会能担负起责任的家庭成员如何关闭燃气阀门、电闸以及水阀。 一定要确保 :防止堵塞通道 ; 有利于形成三角空间以便震时藏身避险 ; 保持对外通道的畅通 ; 处置好易燃、易爆物品 ; 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设法固定住 ; 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 ; 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 ; 橱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轻的东西放上边 ; 储放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 ; 尽量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以防震时滑移卧室物品摆放 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摆放在坚固、承重的内墙边 ; 床上方不要悬挂吊灯、镜框等重物 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带有轮子的床 ; 床下不要堆放杂物 ; 可能时给床安一个抗震架应准备的避震场所 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 ; 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 ; 有条件的可按防震要求布置一间抗震房 ; 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满 房门口、内外走廊上不要堆放杂物为预防次生灾害应注意 放置好危险用品 易燃物 、 易爆品 、 易腐蚀的化学制剂 、 有毒物品 不用的物品清理掉 防撞击,防破碎 ; 防翻倒,防泄露 ; 防燃烧,一时间就能确知去哪儿躲避非常重要。 防震演习可以让每个家庭成员知道如何应对地震安全地点 危险地点最佳安全点是坚固的家具下面或旁边,例如书桌或其他硬质桌子之下;有支撑的拱廊下,紧贴内部承重墙的地方也较安全窗户、悬挂物件、镜子、壁炉以及较高的未固定家具边。 15目录第四章 灾后救助第二章 相关防震措施第三章 避震要领第一章 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 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1) 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2) 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3)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1) 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2) 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3) 外墙边、窗户房。 地制宜 , 不要一定之规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 , 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如果地震时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 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须躲在室内有利避震的地方暂避即可。 此时如果跑出,反倒有可能被一些飞来的瓦片等砸伤。 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 在住所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 三角空间 ,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2、内墙墙根、墙角;3、厨房、厕所、 室外避震22目录第四章 灾后救助第二章 相关防震措施第三章 避震要领第一章 0%20%30%40%50%60%70%80%90%100%30 分钟24 小时48 小时存活率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对埋压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先仔细倾听有无呼救信号,也可用喊话、敲击等方法询问埋压物中是否有待救者;2) 如果听不到声音,可请其家属或邻居提供情况;3)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被埋压人员可能的位置。 1) 扒挖时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对人员造成新的伤害;2) 扒挖过程中应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3) 扒挖过程中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扒4) 挖过程中可先将水、食品或药物等递给被埋压者使用,以增强其生命力。 1) 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其胸腹部和身体其他部分露出;2) 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1) 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2) 不可使其突然进食、进水过多;3) 要避免被救人情绪过于冲动;4) 对于受伤者,要就地做相应的应急处理定位扒挖施救救出先易后难先轻后重1) 对救出的重伤员,应送往医疗点救治;2) 对骨折伤员、危重伤病员,运送中应有相应的护理措施。 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火 灾 毒气泄露 水 灾 山崩、滑坡、泥石流1)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2)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3) 设法隔断火源。 1)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2)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3) 不要慌乱拥挤;4) 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5)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6)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2) 迅速离开桥面。 1)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2)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员护理蒙上他的双眼,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对受伤者,要就地做相应的紧急处理不可让其突然进食过多。 救护伤员要先仔细观察和询问伤情要避免被救的人情绪过于激动,给予他必要的心理抚慰对于颈、腰部疼痛的患者特别要注意让他平卧,并尽量躺在硬板上;搬运时保证其头颅、颈部和躯体处于水平位置,以免造成脊髓损伤昏迷的伤员要平卧,且将其头部后仰、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的分泌物,防止其呼吸道堵塞给伤员喝水时,一定要先从少量开始,以免大量饮水造成急性胃扩张,导致严重后果可用衣被、绳索、门板、生防疫灾后疫情暴发的风险主要与是否有安全的水源和卫生设施、人群密度、人群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医疗服务等相关,与当地的疫病生态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传播性疾病暴发风险的大小以及感染人群的死亡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