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第一册教案内容摘要:

dows98程序的基本方法, Windows98窗口的操作, Windows98多窗口的操作。 知识结构: 我的电脑 我的文档 图标 网上邻居 回收站 快捷图标 开、关 Windows98操作系统 开始菜单 启动 Windows98程序窗口 桌面 任务栏 快速启动栏 系统任务栏 最小化程序窗口栏 窗口的移动 窗口的构成 ——基本操作 改变窗口大小 窗口 最大化、最小化、关闭 多个窗口的操作 ——不同窗口间的切换 重点: Windows98窗口的基本操作。 难点: Windows98的多窗口操作。 二、学生分析 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 10 岁左右的少年儿童,理解力较差,注意力较难集中,但是有强烈的好奇心、急于动手,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巧妙地引导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已 有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掌握了开、关计算机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习了鼠标的基本操作,对 Windows98操作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 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整理桌面。 了解桌面上常用图标的功能和 Windows98窗口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体验协作学习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养成爱护计算机、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 硬件资源: 586以上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资源: Windows98操作系统, Windows98教程。 素材资源:结合本单元内容制作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制作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难度要有梯度)。 本课可以借助适合练习鼠标基本操作的游戏软件认识 Windows98的窗口。 教师应事先创设一个桌面快捷方式和快速启动栏上的快速启动按钮。 五、教学流程 本课内容较多,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成两课时,可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 在教学时,也可以把内容进行适当调配,比如把多窗口操作放到窗口启动方法之后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应以学生自学和协作学习为主,教师为指导。 鉴于本课内容较多,除了重点和难点掌握外,对知识的把握上应主要以了解为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可以有多种方式,教师通过讲故事、形象的比喻、展示一个作品、一小段动画或视频等等,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本课内容的氛围中,创设情境时,力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抓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最好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先问学生们,我们学习的书桌或家里的写字台上都有哪些用具呀。 我们怎样把这些用具摆放整齐呀。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到本课内容 ——Windows98窗口操作。 (二)确定问题,学习新知 提出和解决一系 列问题是贯穿一节课的主线,教师确定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难度适当而有层次。 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协作学习、教师指导来完成。 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对于课堂出现的 “突发事件 ”恰当处理,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或德育渗透。 师: Windows98桌面上一般都有哪些图标组成的。 每个图标都有什么作用。 怎样让桌面上的图标整齐一些。 让学生们动手操作, 3分钟后找学生来回答,再找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小结。 这部分内容应灵活掌握,桌面上的图标作为大致了解,排列图标的操作重点掌握,了解鼠标 右键的操作。 任务栏上的 “开始 ”按钮重点介绍,快速启动栏和系统指示栏一般了解。 排列图标的操作可以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方法来学习。 师: Windows98程序是怎样启动的,有几种启动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 学生先动手试试、自学教程、最后小组讨论来完成。 教师小结时一定要提示不仅仅是这三种方法,还有更多的方法以后再进一步学习来激发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师: Windows98的窗口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窗口的基本操作有哪些。 学生通过看书、浏览教程或网站来完成,经过几分钟的学习后,找学生来回答,教 师进行小结。 练习时以 “我的电脑 ”为例,这部分内容不要求学生马上记住,先初步了解,重点记住标题栏和三个控制按钮,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 把任务分配到不同的组,让学生们动手试试、自学或讨论完成各自的任务,最后教师做小结。 师: 在 Windows98中,是否只能启动一个程序。 Windows98的多窗口操作是本课的难点,学习时可采用教师演示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一定提醒学生: Windows98虽然具有多任务性,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启动太多的窗口,如果学生掌握较好,可以渗透用热启动键结束任务的方法(较高要求)。 (三)游戏比赛,巩固新知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巩固鼠标的基本操作,建议采用游戏法来进行教学。 教师选择或制作一些适当的游戏( Windows98自带的游戏为首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或比赛,让学生在高度兴奋中进行大量的练习。 在进行游戏或比赛之前,教师应讲清比赛规则和评分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公平竞争的意识,游戏的时间至少在 8分钟以上。 六、教学评价 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指标,在评价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点评等。 教学效果的评价可设计一套实 力挑战的练习题(比如:指认窗口各部分名称),通过对挑战成绩的统计来评价教学效果。 第六课 游园计算我来做 ——运用计算器学习数学 一、教材分析 知识点:标准型计算器,科学型计算器,存储数据计算的用法。 知识结构: 启动计算器 标题栏、菜单栏、工作区 标准型计算器 运算符号 计算器 操作步骤 科学型计算器 存储数据计算 重点:标准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的使用。 难点:科学型计算器的使用。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 本课知识点与小学数学知识较密切,而且与生活中的计算器在使用上比较接近,对标准计算器比较熟悉,此年龄段小学生计算能力不是很强,所以重点放在标准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上,存储型数据计算应作为提高部分。 在教学中可进行小组计算速度比赛,激发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兴趣。 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 学生掌握了 Windows98的基本操作方法,对普通计算器比较熟悉,而且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目标: 掌握标准型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的使用,存储数据计算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计算器的高效和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势。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硬件资源: 586以上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小型掌上计算器。 软件资源:带有计算器的 Windows98操作系统。 素材资源:多媒体课件或学习网站,有条件的学校可链接到互联网上的相关网站。 五、教学流程 由于本课重点是掌握标准型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的用法,对数据型存储计算在小学数学中比 较难掌握。 所以建议作为选学内容或提高部分。 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单纯的计算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教师可采用多种练习形式,如游戏、比赛的方式学习,利用丰富多彩的课件或网站来进行教学。 建议本课 1 课时,宜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可在黑板上出几道比较难的计算题,同时问学生谁能在一分钟内正确的做完这几道题。 学生肯定会说不能,这时教师可拿出生活中的计算器并向学生介绍道:利用这个计算器它就能很快的算出来。 最后告诉学生,我们的电脑也 为我们提供了计算器,它的计算速度更快,功能更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软件,好不好。 (二)确定问题,引出新知 师: “那怎么让计算器来为我们计算呢。 ” 对于确定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的难易是一节课的关键问题,不要一言堂也不要让课堂成为一问一答式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针对大多数同学而创设问题。 为学生做引导式的提问,让学生学习有扶手,也能在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学生就会在学习中自己摸索,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适当的提出几个提示性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 (三)自 主学习,协作探索 自主学习 教师先布置以下一些计算题,然后让学生试着用计算器计算 12+99= 8978= 12*12= 99/3= 经过几分钟的练习 师 :计算器中的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各是什么符号。 对于计算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有使用经验,与软件中的计算器有着共同点。 可作简单的介绍,但对于计算符号( +、 、 *、 /)与生活中的数学计算存在差异。 学生会在使用中发现此问题。 建议教师要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出规律。 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能力。 协作学习 把学生分成小组,布置 讨论、交流上面问题。 教师要求每组最后要推选一名代表来说明本组的讨论结果,并对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做一小结。 提示性问题: 如:我想输入 5*12,但我输到 2的时候,误输 22,那是否意味着全部都要重新输入一次呢。 电脑里计算器呀早就为我们想到这一点。 就看你们细不细心能不能找到( “C”、 “CE”“退格 ”)这个小帮手。 教师可利用自制网页演示计算器的 “C”、 “CE”“退格 ”。 学生也可在学生机当中有针对性访问网页。 以便高效、快速掌握各个知识点。 讨论:怎样让计算更有效率。 计算器在进行运算时遵循什么顺序。 尝试计算:( 30+10) 56= 教师简介如何将标准型计算器转变为科学型计算器。 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可自由交谈,让学生多尝试。 讨论后由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游戏比赛强化练习 比赛可在小组间进行或各组件进行,教师要讲清比赛规则,准备好比赛题,可写在黑板上或发给每个学生试题标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比赛结束后,对本课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条例、明确,便于记忆。 六、评价建议 评价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每一个问题的提出以及问题的解决,教师都要及时的做出评价,以鼓励为主。 课堂教 学结束,要对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给以表扬。 鼓励学生加强团队精神,对个人的优秀成绩进行奖励,并且设立进步奖。 附表: 计算竞赛成绩表 姓名 小组 完成题数 正确率 成绩 注:成绩栏填写非常棒、好、再继续努力等鼓励性语言。 第七课 娱乐新视听(用电脑听音乐) 一、教材分析 知识点:掌握 CD播放器,媒体播放机的操作方法,了解录音机的使用。 知识结构: 启动 CD播放器 基本操作 基本 操作 媒体播放器 播放 VCD 操作步骤 录音机 录音按钮、保存文件 重点:掌握 CD播放器,媒体播放机。 难点:录音机的操作方法。 二、学生分析 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多媒体世界特别感兴趣,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已有的知识结构: WINDOWS98 窗口基本操作,对日常生活中播放音乐的了解。 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多媒体影音文件的欣赏上而忽略了知识点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 握 CD 播放器、媒体播放机的使用,了解录音机的使用方法。 能利用 CD 播放器和媒体播放机播放影音文件,能利用录音机录制声音。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多媒体计算机带来的乐趣,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通过声像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准备 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声像资料,学生机没有光驱的学生可在学生机设虚拟光驱,麦克风。 软件环境:装有 CD 播放器、录音机、媒体播放器的 WINDOWS98系统。 素材资源:共享一些声音或视频文件,辅助教学的课件或网站。 五、教学流程 本课 知识点实践性强,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声像资料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 Windows的窗口操作已很熟练,录音机的使用因为涉及到外接麦克风,教师在课前进行必要的设置,保证录音机可以正常使用。 建议本课 1课时,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可先播放一首同学们喜欢听的歌曲。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 我们平时都用什么听音乐啊。 生: 录音机、 VCD机、 CD 机 今天我就给同学介绍一位用来听音乐的新朋友,它就是电脑,其实它不光能听音乐,还能看电影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 (二 )确定问题,学习新知 师: 电脑里有一位叫 CD播放器的好朋友,它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