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甜豌豆新品种 浙豌1号内容摘要:

1、 号 浙豌 1 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在以 1998 年引进的 材料,经系统选育于 2001 年育成的菜用大粒甜豌豆新品种。 经过 3 年的生产性试种,浙豌 1号主要表现为:豆荚大、豆粒大;品质佳,符合鲜食和速冻加工出口的要求;适应性广,抗寒力强,产量高。 浙豌 1 号适合浙江省各地种植,尤其适合平原冬闲田种植和高山春季种植。 2003 年以来,福建、安徽、河南等省先后引种成功,表明该品种亦适合在全国各地同类型品种适宜栽培的地方种植。 2006 年 2月,经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并定名为浙豌 1 号。 1 特征特性植株蔓生,株高约 110侧蔓均可结荚,每株 35 蔓,每株结荚 2 2、025荚。 茎叶浅绿色,托叶大,白花。 始花节位 1112 节,播种至鲜荚采收135140 天,全生育期约 165 天。 嫩荚绿色,平均荚长 宽 荚含籽粒 78 粒,豆荚与豆粒大小均匀,单荚重约 10g,剥鲜率约475g/粒鲜重约 66g。 667 平方米产青荚约 1000 地施肥选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的田地。 翻耕后,作成连沟宽 畦,一般每 667 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 2000肥 30肥 10时播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 11 月上中旬播种,海拔 500m 以上地区可于翌年 1 月播种。 其他地区可相应提早或推迟。 一般采用穴播,行距 30距 15穴播 23 粒种子,用种量 267 平方米,播后覆 3、土 2间管理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 苗肥以液肥为主,出苗后,每 667 平方米追施腐熟人粪尿 1000少量尿素,12 月下旬再施肥 1 次,每 667 平方米施腐熟人粪尿1500尿素 10春后再追肥 1 次,用量与第二次相同。 第二次追肥后,可进行 1 次中耕,并结合进行培土,保护根系免受冻害。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搭架前再中耕 1 次。 植株蔓生,茎柔嫩,易倒伏,必须设立支架,一般于 2 月底苗高 30进行,竹竿、棉秆均可。 田干旱时,可沟灌或滴灌,保持土壤湿润。 虫害防治潜叶蝇、菜青虫、斜纹夜蛾和蚜虫是豌豆的主要害虫,应在苗期抓好防治工作。 根腐病和立枯病是土传病害,防治方法是实行水旱轮作,以及用多菌灵等药剂在苗期防治。 时采摘当豆粒已充分长大,荚色由浓绿开始转白时,为采收适期,根据销售或消费需要及时分期分批采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