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两段栽培产值高内容摘要:

1、菇两段栽培技术生物效率平均达 58%,每 100公斤原料 40天可产鲜菇 50公斤,产值 300400 元。 一、优选菌种所选品种以草菇 粒型)、35(中粒型)为好。 所用栽培种菌龄应掌握在 1520 天为宜,老化菌种很难夺取高产。 二、原料处理选用金黄色、干燥、无霉变的稻、麦草,暴晒 23 天,用机械碾压成柔软似棉的草屑状。 配方:稻草或麦秸 100公斤、干牛粪粉 10公斤、草木灰 5公斤、麦麸或米糠 3公斤、复合肥 1公斤、石膏粉 2公斤,将各种辅料混匀后,用 1500 倍多菌灵液预湿,然后与草料混均匀,再用 5%石灰水(干料比)将草料反复预湿,使含水量达到 70%,为 12。 然后建堆发酵,覆膜保 2、温保湿。 待料温升高至 60以上后保持 24小时,翻 1次堆;料温再次升高至60后保持 24小时,当料呈棕褐色并有大量白色放线菌时摊堆降温,菌灵液于料内,充分拌合均匀,发酵期为 78 天。 三、装袋发酵栽培袋宜选用 50厘米24 厘米米(长宽厚)的低压聚乙烯袋,先用绳系活结扎紧一端袋口,在袋底播一层菌种,装一层料,再播一层菌种,装一层料,料面用菌种封面,共装 2层料,播 3层种,最后用绳扎紧袋口,每袋约装干料 800克,总播种量 15%,接种后把袋摆放在清洁通风的室内发酵,堆码 12 层,每袋间距 20厘米,室温掌握在 3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 70%。 菌种成活定植后解松扎口绳,增加袋内氧气,促进菌 3、丝生长。 在适温条件下 10天左右菌丝可满袋,料面产生粉红色厚垣孢子后,进入出菇期。 四、整地建场可利用房前屋后、田头地尾、各种树林或瓜豆棚下等地建场出菇。 要求地势平坦,近水源,清洁卫生,排灌方便。 选定后翻土 510 厘米深,做成宽 1米,围埂高 20厘米,长不限的畦床,并用 5%石灰水将士淋湿,再喷1800 倍敌敌畏液后覆膜 24小时。 五、脱袋出菇把已长满菌丝的菌筒脱袋后平摆在畦床内,每筒间距 5厘米,空隙用肥土填满(肥土配方:菜园土 加草木灰 5%、复合肥 03%、石灰粉 2%),肥土预先用 1%石灰水预湿到手握成团,触地即散,在料表面覆盖肥土 1竹片搭弓形棚覆压薄膜和草帘保湿遮光,膜内温度保持在 3034,湿度 90%95%,菌筒覆土后,2 天菌丝即可长入土层,57 天土面即可出现小菇蕾。 六、管理与采收菌筒覆土后,每天应喷水 12 次,并适当通风换气。 菇蕾大量形成后,每天喷水 23 次,幼菇生长 35 天即可采收,每采收完 1潮菇后,应向料面喷 合肥液,待 3天后 2潮菇可现蕾,一般可收 45 潮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