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甜玉米大棚早熟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品种选择:由于超甜玉米种子淀粉含量低、籽粒皱缩、凹陷、干瘪、粒重低而导致萌发力低,顶土力差,苗弱。 因此,选择发芽率高,生长势强的超甜玉米品种十分重要,否则极易导致缺苗、断垄。 二;适时播种、营养钵育苗: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是大棚超甜玉米的最佳播期。 采取营养钵育苗。 营养土选择 30%40%腐熟的农家肥,60%70%稻田土,加 1%磷肥,拌匀打碎,装入直径 10 厘米的塑料营养钵中,土面离钵口 3 厘米。 播种时,先浇透底水,每一钵一粒种子,上覆潮湿的细营养土 2 厘米,不能盖得太厚,更不能用大泥土盖种,以免种子不能出土、烂种。 及时加盖地膜,覆小棚膜,密闭大棚。 苗出土后及时撤去地膜,并查苗补苗。 2、三、整地作畦: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大棚,于移栽前 10 天深耕,整地作畦,6 米宽大棚作 5 畦,畦(包沟)宽。 畦中间开沟施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 2500 公斤,复混肥 50 公斤,磷肥 25 公斤,覆土后作畦。 畦面宽 80 厘米,略呈龟背形。 四、适时移栽:24 叶移栽最为适宜。 但由于早春温度低,尽量推迟到 3时移栽,超过 5 叶移栽极易导致僵苗。 移栽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先按要求打好穴,去掉营养钵,连土带苗整体移入穴中,覆土。 浇一遍稀的人粪尿,盖上地膜,采用黑膜与普通地膜双层覆盖,控制草害,提高地温。 轻撕膜放苗,膜两边盖严,放苗口也用细工封好,不留空隙。 然后盖上小拱棚、大棚,促缓苗。 5 天 3、后结束缓苗转入正常管理。 五、大棚管理:1、温度管理。 前期主要是防冻保暖,遇冻害天气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等防寒材料保温,保持最低温在 10以上。 温度高于 36时,及时通风换气。 授粉后要加大昼夜温差,夜温在 12以上时夜间可以不闭棚,提高品质。 2、水肥管理。 早春大棚甜玉米由于采取多重覆盖,一般无需灌水。 虽然底肥施得较足,但由于早春温度低,超甜玉米生育期延长,为提高穗粒的商品性,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 1015 公斤。 3、特殊措施。 早春大棚栽培超甜玉米也要严格隔离,不是转基因型玉米间隔300 米以上,错开播期应相差 25 天以上。 由于整个生育期温度较低,超甜玉米苗期极易出现分蘖,中后期又易出现多穗和苞 4、叶过长现象,要及时去除分蘖和无效果穗腋芽,只留健壮的 12 个;遇苞叶过长的应及时剪去顶部苞叶。 吐丝期必须辅助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和商品率。 六、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及其它地下害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48%乐斯本乳油 1000 倍液灌根防治。 后期重点防治玉米螟,可于大喇叭口期灌心,吐丝期对准花丝和果穗着生处喷雾,共 2 次。 必须选择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或化学农药,如 维菌素 2500 倍液,10%除尽 1000 倍液,5%锐劲特 1500 倍液等。 七、及时采收:超甜玉米采收迟早,直接影响其品质和风味,一股在授粉后2426 天,花丝干枯、颜色变褐时采收最好。 口感蠕甜清香,食味极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