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后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技巧内容摘要:
1、枯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浸染扩展高峰期,也是危害盛期。 此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杂草的为害盛期,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 加强健身栽培,预防病虫草害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技术,提高小麦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 适期划锄可铲除杂草,同时要抓住 2 月下旬至 3 月中旬小麦返青后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 搞好病虫药剂防治近年来,以纹枯病为主的小麦根病发生严重,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产地块影响更大。 小麦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是一拌一喷,即播种期药剂拌种和返青期喷药。 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存在着轻视返青期的喷 2、雾防治,防治时间又偏晚,是防效差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重视返青期的防治,把握好防治适期,根据病虫害防治指标,采用对路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剂技术,实行科学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是,纹枯病为病株率15%20%,地下害虫为麦苗被害率 3%,麦蜘蛛为每米单行 600 头。 防治纹枯病可用 5%井冈霉素每亩 150200 毫升对水 75100 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 天再喷一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 40%甲基异柳磷或 50%辛硫磷每亩 4050毫升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 73%克螨特乳油 15002000 倍液喷雾防治。 穗期小麦穗期是麦蚜 3、、一代蚜虫、吸浆虫、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和颖枯病等多种病虫集中发生期和危害盛期。 常年这些病虫害以麦蚜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 小麦穗期是小麦最终形成产量的时期,又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盛期,一旦病虫危害就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小麦穗期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应切实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确保小麦优质丰产。 利用天敌控制麦蚜麦田是多种天敌的越冬场所和早春繁殖基地,保护好麦田天敌不仅有利于控制小麦害虫,而且也是后茬作物害虫天敌的主要来源,应注意保护利用。 药剂防治要根据小麦病虫害防治指标,抓住防治适期,采用对路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 4、药技术,实行科学防治。 小麦穗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是,麦蚜为百穗 500 头,一代黏虫为每平方米 25 头,吸浆虫蛹期每样方(10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5 头、成虫期为 1025 头,条锈病为病叶率2%5%,叶锈病为病叶率 5%10%,白粉病为病叶率 10%。 对路的药剂、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是:防治麦蚜可用 杀死乳油每亩 1015 毫升或 50 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每亩 810 克喷雾防治;防治一代黏虫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5075 毫升喷雾防治;防治锈病、白粉病可用 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每亩 30 克或 40%粉锈宁乳油每亩 5075 毫升喷雾防治;防治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75100 克喷雾防治。 混合施药技术应根据防治对象和防治指标科学运用,单种病虫发生重而其他发生轻时应进行单施药防治,以免造成浪费和农药污染。 小麦赤霉病和颖枯病要以预防为主,穗期如遇连阴天气,在小麦扬花后要喷药预防。 小麦吸浆虫虽是穗期为害的害虫,但防治适期在 在蛹期适时开展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可亩用 40%甲基异柳磷乳油 150200 毫升对细沙或细沙土 3040 公斤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若蛹期未能防治,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 70%左右抽穗时,用 50%辛硫磷乳油 5075 毫升喷雾防治。 专利查询。春后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技巧
相关推荐
1、下正是春大豆和春玉米的播种时节。 省农业厅有关专家提醒,春大豆和春玉米的播种期时间跨度长,天气变化快,播种条件千差万别,不宜盲目提前播种。 适期播种在 3 月底至 5 月中旬专家介绍,常规栽培下,我省春大豆和春玉米始播期在 3 月底 4 月初,即清明前后开始,一直到 5 月中旬左右。 不同地区播种期有差异,浙南可比浙北早播7 至 10 天左右,平原地区比高海拔山区早 10 天左右。
搬迁上楼工作,客服部在公司何总的领导下稳步推进,现已做了大量的工作,相关的搬迁上楼工作方案及各种资 2 客服部 2020年度工作总结与 2020年度工作计划 料的准备工作等。 目前,客服部 正在积极配合公司进行奤夿屯村民回迁安置房的搬迁上楼工作的顺利开展,伊舍小镇 5— 6号楼的入住前期筹备工作及 1— 4号楼的投诉报修、维保维修工作,物业管理、工作对接、客服部的日常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三
场地运输一般包括 : 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 对外交通是指施工现场与外界之间的交通运输。 对内运输主要是指施工场地范围内各个施工单元与主体工程施工场地之间的交通运输。 从施工场地选择来看,对外交通对施工场 地选择的影响较小。 桥梁施工场地内各施工单元之间的运输量大、运输强度高、地形相对比较复杂,在运输中有时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及运输量十分重要。
1、花生覆盖地膜栽培技术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农业先进技术之一。 1998 年引进我市试验,1999 年开始示范推广,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项技术确是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花生覆盖地膜栽培的优点 1、花生覆盖地膜能提高地温 34 度,保持土壤水分稳定,使土壤疏松、不板结。 2、花生覆盖地膜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养分有效转化,防止肥料淋溶。 3
达到 100%强度始可拆除破土下沉。 B在破碎砼垫层之前,应对封底及底板接缝部位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 破除应在专人指挥下分区、依次、对称、同步地 进行。 C拆除方法是将砼垫层底部的砂挖去,使垫层下空,利用空压泵汽锤破碎,刃脚下应随即用砂或砂砾回填夯实,在刃脚内外侧应夯筑成小土堤,以承担部分井筒重量,接着破碎另一段,如此逐点进行,破除垫层时要加强观测,注意下沉是否均匀,如发现倾斜,应及时处理。 (
重要支柱。 新时期下,首先要加强思想认识,从讲政治、讲发展、讲和谐的高度认识开展工会工作的 重要性。 《工会法》规定了工会的性质、地位、职能及作用等,是工会开展各项工作的法律依据。 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及有效措施,加大《工会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工会组织的认识,支持工会工作的发展。 其次是广大工会工作者应依法办会,理直气壮地组建工会,开展工会工作。 最后各级工会组织应依法治会、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