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集控室布置方案探讨内容摘要:

整合和合理配置全厂运行管理人员,统一指挥、协调生产,可以将控制室和电子设备室远距离分开布置。 即 :四台机组的 DCS过程控制机柜放置在距机组较近的电子设备室,而将四台机组的 DCS 操作员站集中布置在全厂的集控室内。 采用这种方式,只需在传统两机一控 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少量的通信电缆、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 从控制系统技术可行角度出发,采用四机一控方式实现全厂集中监控是可行的。 四机一控 的 集控室布置方案 集控室布置 适当借鉴国外同类型发电厂集控室布置设计思路并结合 目前国内已经实施的 电厂的工程实际情况,对 优化集控室设计将大有禅益。 四机一控的 布置 方式 意在突破国内传统设计埋念,有所创新,顺应当今世界大型火力发电厂集控室设计的发展趋势。 本专题结合 工程建设总体设计思想和施工的方案, 对 集控室考虑了三个布置方案。 (1)方案一 将集控楼与生产办公楼合建 为一栋建筑,布置在靠近主厂房固定端 1 轴,与主 6 厂房脱开 3m,从固定端 1 轴始需延伸 33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集控室布置在与主厂房运转层同一标高层,有天桥相连接,不仅可以利于生产运行与管理,还解决了消防间距的问题。 在集控室以下分别布置 MIS、 SIS 室、网控设备室、电缆夹层、热工试验室、值班室层及生产检修间、有关办公室等。 在垂直交通方面,设置了供工作人员上下的电梯、楼梯以及供安全疏散的消防楼梯。 从集控室的环型走道及管理办公室凭窗远眺,拥有极佳的景致。 集控室与汽机房连接处设计一条全透明玻璃封闭的景观走道,便于外来 人员参观和减少外部人员对机组运行人员的干扰。 集控楼与生产办公楼合为一体设计,既节约用地,又方便生产、管理。 从生产办公楼到集控室,再到主厂房,形成了一个顺畅的参观路线。 本方案集控室面积在 491m2 左右。 集控室靠 外 侧布置 3 机组 DCS 操作员站,集控室靠汽机房侧布置 4 机组 DCS 操作员站。 2 机组操作员站按弧形布置, 4 机组操作员站也按弧形布置。 在 3 和 4 操作员站中间和两端,分别布置全厂网控、辅助生产系统 (水、灰 )操作员站、暖通控制系统监控终端以及消防报警柜。 单元机组操作员 站后部设置同心圆弧形幕墙,正对每台单元机组和辅助生产系统操作员站,分别居中布置 2 台 84 英寸大屏幕显示器,圆心位置放置一个值长台,台上设有 MIS、 SIS 人机接口终端。 在幕墙后的适当位置安放单元机组打印机台。 4 机组之间留有足够宽敞的通道,可直接通向汽机运转平台。 见附图 1 集控楼生产办公楼平面布置图 ( 方案一 )。 (2)方案二 将集控楼设置于 3 机中间,集控室布置于汽机房运转层 ( 17m) ,控制室的一半伸入主厂房内,另一半突出主厂房外。 伸入部分为集控室,突出主厂房外的另一半布置工程师室、会议室、厕 所、楼梯间等。 在运转层下 12m 层,布置电气配电装置室、网控设备室等,在 层布置空调机房、消防设备间、电缆夹层等。 伸入主厂房内的集控室部分将设计成一个半椭圆形的、用全透明玻璃封闭的景观 控制室,使集控室与主厂房具有最紧密的联系,工作人员在集控室内可对主厂房内的生产状况一目了然。 这样的布置形式有利于主厂房室内设计景观要求,又节约了电气、热控的电缆敷设长度。 此外,突出的主厂房 A 排集控室的圆弧形平面布置打破了四台机组单调冗长的主厂房立面,圆弧形的斜面玻璃幕墙造型不仅突出了整个主厂房 A 排立面的中心,而且也使得立面设计富有变化。 本方案集控室面积在 405m2 左右,采用钢结构。 在集控室 A 排内伸入主厂房的 7 部分,将按大弧形分别布置 4 机组 DCS 操作员站和全厂网控、辅助生产系统 (水、灰 )操 作员站。 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后排设置同心大弧形幕墙,对应布置四台机组的大屏幕显示器。 在幕墙后的适当位置安放单元机组打印机台。 在集控室的两个转角处分别布置暖通控制系统监控终端和消防报警柜。 圆心位置放置一个值长台,台上设有 MIS、 SIS 人机接口终端。 集控室外侧留有相当宽敞的通道,可直接通向汽机运转平台。 见附图 2 集控室平面布置图(方案二)。 (3)方案三 该方案也是将集控楼与生产办公楼合二为一建设,紧贴主厂房固定端,向外扩建 6m、 l0m 两档,屋顶标高为 ,采用钢结构。 靠 外 侧外型设计成弧线布置。 集控室 布置在高于主厂房运转层 处,并在与汽机房隔墙处设计成大面积防火玻璃参观墙 (加防火卷帘 )。 在集控室以下分别布置 MIS、 SIS 室、网控设备室层、电缆夹层、热工试验室、值班室层及生产检修间、有关办公室等。 在垂直交通方面,设置了供工作人员上下的电梯、楼梯以及供安全疏散的消防楼梯 (其中利用了主厂房 1 轴处的疏散楼梯 )。 从集控室及管理办公室凭窗远眺,优美的 景色 尽收眼底。 集控楼与生产办公楼合为一体设计,既节约用地,又方便生产、管理。 从生产办公楼到集控室,再到主厂房,形成了一个顺畅的参观路线。 本方案集控室面积在 487m2 左右。 集控室靠 外 侧部分按大弧形分别布置 4 机组 DCS 操作员站和全厂网控、辅助生产系统 (水、灰 )操作员站。 单元机组操作员站后排设置同心大弧形幕墙,对应布置四台机组的大屏幕显示器。 幕墙后适当位置安放单元机组打印机台。 在集控室的两个转角处分别布置暖通控制系统监控终端和消防报警柜。 圆心位置放置一个值长台,台上设有 MIS、 SIS 人机接口终端。 集控室外侧留有相当宽敞的通道,可通过主厂房 1 轴处的疏散楼梯通向汽机运转平台。 见附图 3 集控室平面布置图(方案三)。 电子设备室的布置 为了减少电 缆敷设长度,将电子设备室布置在离机组较近的位置。 根据主厂房布置情况,将 2 单元机组的电子设备室布置在 2 炉之间的电控楼内。 由于电气设计就是否设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考虑了两个方案,导致电控楼中布置的电气设备数量有较大变化,因此电控楼布置也考虑两个方案。 电子设备室设置在 17m层 (方案一 )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