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讲堂建设总结内容摘要:

规范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做 品德高尚的中职学子。 三、工作原则 1. 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 以全体师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以“道德讲堂”为主要载体,通过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增强“道德讲堂”的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整合与互补原则。 将“道德讲堂”与示范校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紧密结合,与责任教育和校园责任文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 体工作网络紧密结合,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动工作。 3. 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 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活动,重视广大师生在“道德讲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师生需求,使“道德讲堂”真正成为师生自己的讲堂。 四、组织实施 (一)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4 (二)活动地点:集中学习地点为学校报告厅;班级道德讲堂在本班教室或实训地点。 (三)队伍建设:以“ 道德素养高、文化修养好、自身素质强 ”为标准,组建一支业务强、素质高、认真负责、热心文明道德传播践行的宣讲员队伍。 宣讲员根据宣讲内容自主组织讲稿,制作课件,学校通过现场听课、群众问卷、查阅台账等形式对讲堂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宣讲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道德讲堂实效。 (四)活动实施 学校道德讲堂根据学校特有的群体,分成两大版块开展相关活动,教师开展“师德讲堂”活动,学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1. 师德讲堂 ⑴ 开展师德宣讲活动。 利用全校集中学习时间,开设“师德讲堂”。 面向全体教职工,精心组织宣讲和点评;围绕宣讲主题和内容,开展好讨论交流活 动。 ⑵ 选树师德典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