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土地整理血防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内容摘要:

,无霜期较长 ,一般为 245~265天之间 ,因项目区地处过渡性季风气候区 ,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夏季盛行偏南风 ,时有东南风 ,冬季多寒潮和西北风 ,历年日均风速为 ~,年均风级在 2~4 级之间。 由于项目区太阳光能年平均总辐射量在 100~107kc/cm2 之间 ,从季节分配来看 ,夏季最多 ,冬季最少。 太阳辐射在一年中的变化为单峰型 ,七月份最多 ,为 ,十二月份最少 ,仅。 植物生长期间的辐射量 (平均气温≥ 3℃期间 )为 ,占年总辐射量的 %,辐射量的这种季节分配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质是十分有利的。 项目区热量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在℃左右 ,气温的变化在年内具有热在七月、冷在元月 ,春秋升降快 ,呈单峰型变化特点 ,有利于春耕、春种 ,豆、棉、稻播种。 水温较气温升降慢 ,冬季气温低于水温 ,十一、十二月水温比气温高 ℃以上 ,而流动水系夏季水温低于气温 ,不流动水系春季水温低于气温 1℃左右 ,由此看出 ,水温只有二个月在 10℃以下 ,极端水温差值小 ,极端最低水温高于 0℃ ,水温年变幅仅 ℃。 因此 ,对水下动植物的生长极为有利。 地温影响着种子 的发芽和出苗速度 ,并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 ,由于 3~11 月各层地温均在 10℃以上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水资源 项目区水资源较为丰富 ,主要有以下优势 : (1)降水充沛 ,地表水资源丰富。 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左右 ,平均年蒸发量为 1030mm,大气降水的 %形成了径流 ,其中地表径流占降水的%,入渗补给地下水占 %,蓄水量在降水总量中所占比例大 ,属丰水区 ,供利用的地表水资源丰富。 (2)外来客水量丰富。 中支河流经项目区的北部 ,三号渠、十号渠、黄家渠 与中支河相连 ,为区内灌溉水源。 (3)地下水资源丰富 ,贮存条件好。 平原湖区埋藏较浅 ,地下水深在,含水层厚 30~50m,易于开采。 生物资源 项目区生物资源主要有 : (1)水生经济动植物资源 :水生植物主要有莲、藕、菱角、荸荠。 水生动物主要有虾、龟、蟹、鳖等。 鱼类主要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等 10 余种。 项目区具有发展水生栽培业和水产养殖业的较好条件。 (2)特产资源品种主要有桃、桔、葡萄、梨、药材、食用菌等。 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涉及新堰镇东湖 沟村、袁李村、冯湾村、六合村、冯新村、杨业村、保丰村、良湾村共 8 个行政村 ,人口计 13567 人 ,耕地总面积 公顷(22161亩 ),人均耕地。 农民人均年收入为 3222元 ,农业生产以种植棉花、稻谷为主 ,其次是油料和其它经济作物 ,项目区农村经济情况见表 21。 表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调查表 序号 村名 人口 (人 劳动力人口 (人 耕地面积 亩 人均耕地 亩 /人 年人均收 元 1 东湖沟 952 474 2282 1880 2 袁李 1311 627 2468 1750 3 冯湾 1626 754 2521 1950 4 六合 2108 865 3196 1910 5 冯新 2020 1196 3338 1750 6 杨业 1625 630 2069 1860 7 保丰 1886 692 3142 1720 8 良湾 2059 696 3145 1850 合计 13567 5934 22161 1834 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涉及新堰镇东湖沟村、袁李村、冯湾村、六合村、冯新村、杨业村、保丰村 、良湾村共 8个行政村。 项目区总建设规模面积 公顷 (不包括非建设规模的居民点、林地、主沟渠、养殖水面、公路用地和墓葬地面积 )。 其中 ,耕地 公顷 ,占建设规模面积的 %,其中 ,水田面积 公顷 ,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 %。 旱地面积 公顷 ,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 %。 由于灌溉渠道和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常常造成旱时灌不上 ,涝时排不出的现象 ,农田产出率较低 ,经改造后可以成为高产农田。 项目区农村道路用地 公顷 ,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 %,建设标准低 ,多为土路 ,没有构成道路网 ,农产品运输不方便。 项目区田块破碎 ,田坎系数大 ,经过田块归并 ,可以减少田坎占地面积 ,增加耕地。 项目区的田间沟渠占地 公顷 ,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 %,由于项目区地处江汉平原 ,地势低平且较低洼 ,夏秋多雨季节容易产生内涝 ,项目区田间排水沟年久失修 ,淤积、老化严重 ,项目区内涝水量经常需要强排 ,因此项目区的排水沟必须合理规划。 项目区的现状灌溉渠道全是土质结构 ,而且多是灌排两用 ,渠道布置不合理 ,占地面积大。 项目区废弃坑塘 公顷 ,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这些坑塘一些是养鱼池长期不用淤积变浅变小 ,一些是田间低洼积水坑 ,通过土地平整可以成为良田。 与此同时 ,项目区土地利用也不尽充分 :项目区有些零星的荒草地 ,占地面积 公顷 ,占项目区建设规模面积的 %,这些未利用地一般宜耕。 通过对项目区的灌排设施的高标准配套 ,对项目区的荒草地、废弃坑塘、田间沟渠、田坎的统一整理 ,项目区可以达到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率的要求 ,而且整理后的农田全部达到高产田标准。 项目区各村土地利用现状见附表 1。 基础设施条件 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1)排水系统 : 新堰镇位于西北部 ,地势在市属于低洼地带 ,内涝严重。 项目区北部边界是中支河 ,为承泄区。 区内河沟纵横 ,西南部 :纵向支沟有三号渠、四号渠、五号渠、六号渠、七号渠 ,横向主干沟有东湖沟主渠、赤韩渠 ,构成项目区西南部的排水网 ,雨水通过这个排水网最后汇集到东湖沟主渠 ,通过东湖沟泵站强排至中支河。 东部 :纵向支沟有黄家渠、八号渠、九号渠、十号渠 ,横向主干沟有新村渠、新虾渠 ,雨水通过这个排水网最后汇集到新虾渠、十号渠 ,并通过新堰泵站、联丰泵站强排至中支河。 目前区内渠道淤塞严重 ,调蓄能力差 , 加之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老化落后 ,泵站提排能力明显不足。 三个泵站情况如下 : ①新堰泵站 位于新堰镇政府驻地北部中支河边 ,功能为灌排两用 ,雨季新堰泵站将汇入新虾渠的水强排至中支河 ,干旱季节打开防洪总闸 ,将中支河水引入 ,提水到新虾渠。 设备状况如下 :7 台水泵总功率 815 kw,设计流量 9m3/s。 其中 5台 100 kw混流泵 ,2 台 155 kw 轴流泵 ,扬程 ,配电柜 4部 ,分柜 2个。 其中 2 台轴流泵不能运行 ,要求更换。 水工建筑物状况 :泵房建筑良好 ,4 个闸门要求更换或重建。 其中 :①防洪总闸为砼 闸门板 ,已坏 ,需要更换。 ②灌溉新虾渠上无节制闸 ,水位难以抬高 ,需要新建。 ③出水池泄洪闸、灌溉闸已坏 ,需要更换。 ④建拦污栅。 ⑤支沟上游 200 米原老闸要求拆除 ,影响行洪。 ②东湖沟泵站 位于东湖沟主渠 ,功能为灌排两用 ,雨季东湖沟泵站泵站将汇入东湖沟的水强排至中支河 ,干旱季节打开防洪总闸 ,将中支河水引入 ,提水到东湖沟、三号渠。 设备状况如下 :5 台混流泵 ,总功率 345 kw(70kw+80 kw *2+60kw+55kw),流量 , 水泵基本损坏 ,要求全部更换。 500 kw 变压器被盗 ,需要购买。 水工建筑物状况 :泵房地基沉陷 ,泵房年久失修 ,需要拆除重建。 4 处闸门要求更换或重建 :①引河防洪总闸为 u 砼闸门板 ,不能止水 ,已坏 ,需要更换。 ②东湖沟缺乏灌溉节制闸 ,无法抬高水位 ,需要新建。 ③出水池泄洪闸、灌溉闸已坏 ,需要更换。 ④建拦污栅。 ③联丰泵站 位于十号渠与中支河交汇处 ,功能为十号渠排涝。 设备状况如下 :5 台混流泵 ,总功率 480 kw(100kw 4+80kw 1),流量。 其中 1台 80kw和 2台 100 kw 已经损坏 ,要求更换。 进水管部分破损 , 要求更换。 需要更换 电容补偿柜 1 台 ,115 kw 起动柜 3台 ,配电柜 3 台。 泵房砖结构 ,良好。 水工建筑物状况 :①出水池 (深 *宽 5m*长 25m)要求加固 ,三面光 ,地铺砼。 ②出水池泄洪闸闸门要求更换或重建 ,泄洪水槽道冲刷严重 ,加减冲池。 ③引河防洪总闸闸门槽为二期浇注 ,有加大漏缝 ,洪水大时使闸门板变形 ,不能关或提起。 需要对矩形漏缝 30cm*25cm 浇砼。 启闭台上小屋净空不够 ,使闸门板难提起 ,要求拆除启闭台上小屋 (3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