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技术实习报告数控技术作(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级精度的孔,最终加工方法取精铰时,则精铰孔前通常要经过钻孔、扩孔和粗铰孔等加工。 切削用量的确定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背吃刀量、进给量。 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并应编入程序单内。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 : 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 , 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 数控技术形成性考核 9 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 车 削 本零件的具体工艺分析 本零件材料采用 45 钢,毛坯为锻造成型。 具体工序如下: 、粗车轮廓 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更高。 不仅要求精度高、刚度高、红硬性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能适应高速和大切削用量切削。 选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和形状相适应。 接合零件轮廓相对还是较复杂,所以具体选刀如下: 平端面可选用 90176。 WCCo 的硬质合金外圆车刀,粗车、精车及在这里我选择一把硬质合金右端面外圆车刀,为防止在进行圆弧切削时刀具的副后刀面与工件轮廓表面发 生干涉(可用作图法检验),副偏角应选择 Kr′大一点的,取 Kr′ =40176。 右端面外圆车刀的材料选择及 Kr′值这里分别参照《金属切削与刀具实用技术》一书表 11,表 117。 切槽时由于零件中槽宽 5177。 ,一般都选刀宽 4mm,刀杆 25 25mm 材料为高速钢 W18CrV4R 的切断刀,切槽时选用 4mm 刀宽即可。 切槽刀的选择及型号这里分别参照《《金属切削与刀具实用技术》一书表 13,表 22。 切削用量选择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切削速度)、切削深度或宽度、进给速度(进给量)等。 对于不同的加 工方法,需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并应编入程序单内。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是,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精加工进,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加工成本。 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和《金属切削刀具设计手册》查得以下切削参数,如表 41 所示: 切削参数表 41 工序 刀具 切削进给 mm/min 步长深度 mm/r 主轴速度 r/min 平端面、粗车轮廓 T01 90176。 硬质合金外圆车刀 200 1 500 精车轮廓 右端面外圆车刀 180 1 800 切槽 高速钢切槽刀 120 1000 导入参照模型 以练习图形 2 为例,演示该数控车床过程,导出程序。 ( 1)在【文件】菜单下单击【新建】,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如图),在类型下选择【制造】,接受子类型默认选项和系统默认名称,最后单击【确定】。 数控技术形成性考核 10 新建制造文件 ( 2)系统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选择 mmnsmfgnc 模版,如图所示,最后单击【确定】。 选择公制模版 ( 3)系统自动进入制造界面。 ( 4)单击【元件】选项卡中的【装 配模型】按钮 ,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已创建的模型,按【打开】。 ( 5)选择约束类型为【默认】,其余接受系统默认,按【确定】。 装配后的模型如图所示: 数控技术形成性考核 11 创建工件 创建工件的方式有多种,有自动工件、组装工件、继承工件、合并工件、创建工件等 5中形式。 由于本零件比较规则,故我以自动工件方式进行装配工件。 ( 1)单击【制造】菜单中的【工件】选项卡,选择【组装自动工件】图标 ,系统弹出组装工件对话框,如图所示: 装配自动工件对话框 ( 2) 选择【创建圆形工具】,【包络】,确定。 数控技术形成性考核 12 ( 3) 仿真加工 ( 1)【操作】中的制造设置,选择车床,默认设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