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内容摘要:
1、水象甲是国际性农业植物检疫性害虫,最早发生于美洲,在亚洲发生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朝鲜等国。 在我国最早发现稻水象甲的地方是,1987 年在河北省唐海县。 稻水象甲在我省最早发现的地区是,1993 年 8 月在通化地区的集安市。 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均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种害虫。 一、稻水象甲的危害程度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也危害部分禾本科植物。 稻水象甲的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水稻,成虫在幼嫩水稻叶上取食叶肉,留下表皮。 幼虫食根,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 龄幼虫蛀食根部,4 龄后爬出稻根咬食根系。 根系被蛀食后变黑或腐烂,刮风稻株易倒伏。 发生虫害的地块一般减产 20%,稻水象甲发生重的田块,减产可达 5070 2、%。 二、稻水象甲生活习性稻水象甲为半水生性昆虫。 该虫分两性生殖和单性生殖型(成虫可进行孤雌生殖)。 我国发生的稻水象甲均为单性生殖型。 成虫在稻草、稻茬、水田周围禾本科杂草、田埂土中越冬。 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气温达 10左右时开始复苏活动。 复苏后先食禾本科作物的新叶,待水稻插秧后就进入稻田进行危害。 三、稻水象甲特点该害虫抗逆性强,耐饥饿、耐低温、繁殖率高(每头成虫可产卵 5075 粒),寄生性广。 稻水象甲传播速度快,此害虫能爬、善飞、会游泳。 可借水流、气流、交通工具进行传播。 四、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未发生稻水象甲的地域,要控制其传入当地。 应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法规办事。 不从疫区引种,不从疫区、发生区调运稻草及稻草制品。 发生区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 要做到测土施肥,缺啥补啥。 氮肥过多易造成虫口密度增大。 2、清除杂草。 秋冬、春季要清除或烧毁稻田周围的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 3、针对稻水象甲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在稻田附近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4、化学药剂防治。 目前已经筛选出防治稻水象甲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有:稻乐丰、维稻乳油、象虫净、杀虫双等。 在防治方法上要以村屯为单位进行联合防治,要做到“四统一”。 即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时间施药,统一检查。 这样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在防治时间上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一般在 6 月 510 日防治越冬代成虫,8 月初防治新一代成虫。 专利查询。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
相关推荐
用时,就不需要进行过于复杂的补偿。 这样,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可靠性方面考虑都是有利的。 相反,在一些要求精确称量的场合,尤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无法进行调整检测的电子衡器或 测力系统就不但要求考虑线性、重复性、滞后三项精度,而且还要考虑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蠕变误差及长期稳定性。 传感器量程的选择决定于下列因素:①被称量物料最大的重量;②秤台或装置的自重;③传感器设置的数量;④正常操作下
; 50ms 定时初值 SETB EA ;总中断开放 SETB ET0 ;允许 T0 中断 SETB TR0 ;开启 T0 定时器 MOV R4,14H ; 1s 定时用初值( 50ms*20) START1:LCALL DISPLAY ;调用显示子程序 JNB ,SETMM1 ; 口为 0 时转时间调整程序 SJMP START1 ; 口为 1 时跳回START1 SETMMI:LJMP
/D 转换 STC89C52 单片机 液晶显示 通讯模块 根据设计要求,该智能数字式系统电压表采用 STC89S52 型单片机作为主要控制器,系统由过压保护电路,输入分压及量 程切换电路, A/D 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电路和其它外围电路等几个功能模块组成。 本系统原理图如图22 所示。 图 22 系统原理图 科技学院毕业设计(学士) 8 科技学院毕业设计(学士) 9 第 3 章
1、用稻麦秸秆粉碎发酵后培育平菇、木耳、香菇、草菇、姬菇、金针菇、姬松茸等食用菌,既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培养基使用后还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还田。 一、技术内容1、稻麦秸秆处理将稻麦秸秆粉碎,喷水拌湿后,堆成直径 1 的圆堆压紧实,盖上薄膜发酵 3 天。 发酵后的稻麦草粉要保持其含水量为 70%左右, 8 左右。 2、选地栽培室内外均可,在室外需搭棚遮荫,以免阳光直射。 接种前制作一个70
标人若证实 投标单位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 将 没收其投标 保证金 : 弄虚作假或与 其它 投标单位 串通骗取中标; 投标截止之后至投标有效期终止期间撤回 或修改 其投标文件; 中标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履约保证金或签订合同协议; 法律法规规定其它损害招标人利益的情形。 9. 履约 保证金 中标人应按规定 在中标通知书 发出后 10 日内 ,向招标人提供履 约保证金。 投标单位 按
学校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5)基本理念: 全纳教育的理念;回归主流的思想;随班就读的含义与实施;分层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特殊教育新课程之趋势:特殊教育新课程之特点: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分析与建议。 (6)相关政策法规: 1998 年 12 月 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一号发布《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此规程的第三章、第四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