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秸秆培育食用菌的技术内容摘要:
1、用稻麦秸秆粉碎发酵后培育平菇、木耳、香菇、草菇、姬菇、金针菇、姬松茸等食用菌,既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培养基使用后还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还田。 一、技术内容1、稻麦秸秆处理将稻麦秸秆粉碎,喷水拌湿后,堆成直径 1 的圆堆压紧实,盖上薄膜发酵 3 天。 发酵后的稻麦草粉要保持其含水量为 70%左右, 8 左右。 2、选地栽培室内外均可,在室外需搭棚遮荫,以免阳光直射。 接种前制作一个70 厘米*20 厘米*35 厘米的木制模框,先在框内铺一层发酵好的稻麦草粉,踩实后,四周撒一圈食用菌菌种和麸皮;然后,再铺一层草粉,再撒菌种和麸皮。 如此一共铺 4 层稻麦草粉,撒 3 层菌种和麸皮,最后一层草粉铺得薄一些, 2、要保证透气。 一般每块培养基用 5 斤稻麦草粉,斤食用菌菌种和麸皮,最后盖上一层塑料薄膜。 3、发菌培养菌丝生长期间要满足温度、湿度和透气的要求。 温度要控制在35左右,夏季气温上升快,加上稻麦草粉发热,易导致培养基升温超过 40,此时要揭膜降温。 培养基含水量宜控制在 70%,一般不需要喷水,以免引起杂菌污染。 4、采后处理幼菇的子实体充分长大后即可采收。 一般可采 3 茬食用菌,此后的培养基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施回农田。 二、操作要点用于基料准备的稻麦秸秆在堆积存放中,要注意防止雨淋霉变。 发酵好的稻麦草粉手握有弹性、无霉味,注意保持温度在 20间。 基料长出菌丝后要注意透气。 菌丝长满后,要早、中、晚各通风一次。 生长出菇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 25可向菌砖四周喷洒水,保证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85%幼菇长出后,如菌砖湿度小,可喷洒水,防止温差太大;适当增加光照,以促进子实体健壮生长。 三、适宜条件培育食用菌,南北方春、夏、秋室内外均可,冬季须在室内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进行。 专利查询。稻麦秸秆培育食用菌的技术
相关推荐
用时,就不需要进行过于复杂的补偿。 这样,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可靠性方面考虑都是有利的。 相反,在一些要求精确称量的场合,尤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无法进行调整检测的电子衡器或 测力系统就不但要求考虑线性、重复性、滞后三项精度,而且还要考虑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蠕变误差及长期稳定性。 传感器量程的选择决定于下列因素:①被称量物料最大的重量;②秤台或装置的自重;③传感器设置的数量;④正常操作下
; 50ms 定时初值 SETB EA ;总中断开放 SETB ET0 ;允许 T0 中断 SETB TR0 ;开启 T0 定时器 MOV R4,14H ; 1s 定时用初值( 50ms*20) START1:LCALL DISPLAY ;调用显示子程序 JNB ,SETMM1 ; 口为 0 时转时间调整程序 SJMP START1 ; 口为 1 时跳回START1 SETMMI:LJMP
标人若证实 投标单位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 将 没收其投标 保证金 : 弄虚作假或与 其它 投标单位 串通骗取中标; 投标截止之后至投标有效期终止期间撤回 或修改 其投标文件; 中标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履约保证金或签订合同协议; 法律法规规定其它损害招标人利益的情形。 9. 履约 保证金 中标人应按规定 在中标通知书 发出后 10 日内 ,向招标人提供履 约保证金。 投标单位 按
学校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5)基本理念: 全纳教育的理念;回归主流的思想;随班就读的含义与实施;分层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特殊教育新课程之趋势:特殊教育新课程之特点:满足特殊需要的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分析与建议。 (6)相关政策法规: 1998 年 12 月 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一号发布《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此规程的第三章、第四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蜍是价值很高的食药类两栖爬行动物,蟾蜍自脱的外壳蟾衣与耳后腺采集加工浆液蟾酥是名贵中药材。 随着野生资源的匮乏,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利用稻田养蟾,优势互补,可形成天然食物链的良好循环。 现将有关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灌方便的田块。 在稻田的四周用 高的尼龙密网把稻田围起,围埂内宽 ,便于蟾蜍上岸活动,并在进出水口设置网片,防止蟾蜍外逃。 在稻田仅靠埂一边另挖一个小池塘,用于饲养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