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主要杂草 芦苇内容摘要:

1、苇 形态特征具粗壮匍匐根状茎,秆高大直立,高 13 米,直径 25 厘米,中空,节下通常有白粉。 叶鞘圆筒形,光滑,具横脉;叶舌短,截平,长约 米,先端具纤毛。 叶片扁平、宽广、质厚、具横脉,长 1545 厘米,宽 15 厘米。 圆锥花序大型,长 1040 厘米,分枝斜上伸展,稠密,下部枝腋间具白柔毛。 小穗长 米,有 47 小花,具丝状长毛。 颖果长椭圆形,棕灰色。 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萌发条件较严格,水深 5 厘米即不能萌发,自然条件下萌发极少。 分枝繁殖芦苇以根状茎在土下越冬,萌发条件不严格,10以上即开始萌动,发生期较长,47 月均为萌发盛期,土壤含水量 10以上,直至淹有深水均能萌发,萌 2、发深度可达 20 厘米以上,繁殖力极强。 (2)营养生长芦苇在基部节上长出不定根,位于土中的不定根长而粗,不分枝,位于水层中的不定根细而多分枝,长 2030 厘米,匍匐根状茎长,在土中寿命可达23 年。 地下根茎在土下根盘错节,地下部分生物量占整株的 80以上。 芦苇植株的高低与大小取决于营养的供应和水层的高低,在水位太低或湿润的条件下,植株生长较小,因而干湿的环境不利于芦苇与水稻的竞争。 芦苇根茎靠地上部分供应氧气,秋天收割后,如淹水高于残株,根茎即易腐烂。 另外,根状茎不耐严寒,秋耕秋耙将根茎切断,翻至土表即可冻死。 (3)开花结实芦苇于10 月抽穗开花,花期较长,结实率高,种子较小,每株可产生数千粒种子,随风随水传播,但种子繁殖却较少。 分布与危害芦苇分布全国,适生于水湿环境。 根状茎粗壮,能耐干旱、水淹、盐碱,在沿海新垦稻区、三角洲、河口近水稻田多有分布,危害严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