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主要杂草 疣草内容摘要:
1、草 形态特征茎细长,多分枝,匍匐,直径 米,有 1 列短柔毛。 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 48 厘米,宽 厘米,叶鞘边缘密生短柔毛,聚伞花序通常退化成 1 花,稀 23 花,大多数生于叶腋。 苞片披针叶,米,花梗长 12 厘米;萼片长圆状卵形,长 米,散生紫色斑点,先端簇生短柔毛;花瓣淡紫色或淡红色,倒卵圆形,长于萼片。 发育雄蕊 3,退化雄蕊 3,顶端截状,花丝基部有毛,子房每侧具数颗胚珠,蒴果椭圆形,长 米,顶端尖,3 室,每室具 2 粒种子,种子稍扁平,一端钝、一端平截,褐色,有细条纹,长 米,宽 米,一侧有凹陷的种脐,另一侧有圆形胚盖。 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具休眠期,冬季休眠期解 2、除,萌发温度低,田间萌发较早,辽宁地区 56 月为萌发高峰期,疣草萌发对湿度要求较宽,在湿润至有薄水的条件下均能萌发,以土壤水分饱和时萌发最好。 (2)营养生长疣草幼苗期生长较慢,7 月温度升高后匍匐茎生长加快,并相继产生 1 级、2 级分枝,疣草适应性极强,耐旱喜温,以土壤水分饱和至有薄水时生长最好,喜光耐荫,以田边生长最好,并向田中蔓延,在稻丛中可依附水稻向上生长。 (3)开花结实疣草开花期较早,78 月为开花期,植株边开花、边生长。 89月为结实期,种子较小,随成熟、随脱落,可随风、随水传播,也可由稻种、秸秆传播,种子在土壤中寿命较长。 分布与危害疣草分布于东北、浙江、福建、台湾等地,近年来,由于常用除草剂对疣草防效较差,在东北、辽宁等地区稻田蔓延危害,成为这些地区危害逐年扩大的恶性杂草。 专利查询。稻田主要杂草 疣草
相关推荐
提供给他人使用 ,无特殊情况或未经主任批准 ,严禁将警棍带出 严禁用警棍嬉戏打闹和将警棍交于他人玩耍 警棍由当值保安领班管理 ,如有丢失或非因公损坏 ,责任人应予赔偿 交接班时要做好警棍的交接验收工作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确保警棍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应急灯 (或手电筒 )的管理和使用 保安人员执勤时使用 ,严禁作其它用途 保安员应正确使用和爱护应急灯 (或手电筒 ),严禁私自扩卸
1、分已至,不同品种的水稻陆续成熟,收获季节,尤其水稻正要在霜前收获,一般比稻米提前收获 35 天,但又不能过早,过早成熟度不好,子粒不饱满,影响种子质量,导致发芽率不高,发芽势不强;又不能收获过晚,过晚易落粒,还容易导致穗发芽,如遭霜打影响种子质量,因此,稻种要适时收获,在水稻子粒全部饱满,黄熟末期,一般在秋分之后,霜来之前,九月下旬收获,活秆成熟。 总的要求是收在霜前,垛在雨前,脱在雪前
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在个旧市危害逐年加重,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进入 6 月上旬以来,伴随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稻纵卷叶螟已迁入我市稻区发生为害。 与常年同期相比,迁入时间提前 20 天左右。 据个旧市植检植保站 7 月 3 日,在倘甸、鸡街、沙甸、大屯等地田间调查,所有调查田块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幼虫危害卷叶率 田间成虫,最高 1600头/亩,一般 60 头/亩。
2、吸收养甲鱼后留下的丰富有机质,所以不用施化肥;罩上网罩后,病虫无法进入,全过程都无须打农药。 王根连 15 年前开始稻田养鳖,是远近闻名的“甲鱼大王”。 在养殖过程中,他发现,常年养甲鱼,水田中留下很多甲鱼粪便,会影响养殖环境。 但如果养两年甲鱼后种一年水稻,既改善了养殖环境,还可利用田里留下的有机肥种稻。 2007 年,王根连引进优良水稻品种,又想出了给稻田搭上“帐子”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