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主要杂草 疣草内容摘要:

1、草 形态特征茎细长,多分枝,匍匐,直径 米,有 1 列短柔毛。 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 48 厘米,宽 厘米,叶鞘边缘密生短柔毛,聚伞花序通常退化成 1 花,稀 23 花,大多数生于叶腋。 苞片披针叶,米,花梗长 12 厘米;萼片长圆状卵形,长 米,散生紫色斑点,先端簇生短柔毛;花瓣淡紫色或淡红色,倒卵圆形,长于萼片。 发育雄蕊 3,退化雄蕊 3,顶端截状,花丝基部有毛,子房每侧具数颗胚珠,蒴果椭圆形,长 米,顶端尖,3 室,每室具 2 粒种子,种子稍扁平,一端钝、一端平截,褐色,有细条纹,长 米,宽 米,一侧有凹陷的种脐,另一侧有圆形胚盖。 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具休眠期,冬季休眠期解 2、除,萌发温度低,田间萌发较早,辽宁地区 56 月为萌发高峰期,疣草萌发对湿度要求较宽,在湿润至有薄水的条件下均能萌发,以土壤水分饱和时萌发最好。 (2)营养生长疣草幼苗期生长较慢,7 月温度升高后匍匐茎生长加快,并相继产生 1 级、2 级分枝,疣草适应性极强,耐旱喜温,以土壤水分饱和至有薄水时生长最好,喜光耐荫,以田边生长最好,并向田中蔓延,在稻丛中可依附水稻向上生长。 (3)开花结实疣草开花期较早,78 月为开花期,植株边开花、边生长。 89月为结实期,种子较小,随成熟、随脱落,可随风、随水传播,也可由稻种、秸秆传播,种子在土壤中寿命较长。 分布与危害疣草分布于东北、浙江、福建、台湾等地,近年来,由于常用除草剂对疣草防效较差,在东北、辽宁等地区稻田蔓延危害,成为这些地区危害逐年扩大的恶性杂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