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电流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摘要:
功能和用途方面来划分,可以分为3个区域,即工作寄存器区(00H~1FH)、位寻址区(20H~2FH)、堆栈和数据缓冲器区(30H~7FH或30H~0FFH)。 单片机时钟电路单片机时钟信号通常用两种电路形式得到:内部振荡方式和外部振荡方式。 内部振荡方式:AT89S51单片机内部带有时钟电路,因此,只需要在片外通过XTAL1和XTAL2引脚接入定时控制元件(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即可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 外部振荡方式:把外部已有的时钟信号引入单片机内。 这种方式适宜用来使单片机的时钟与外部信号保持同步。 在本设计中采用第一种方式,用晶振和电容构成谐振电路。 C3和C4虽然没有严格要求,但电容的大小影响振荡器振荡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通常选择在10~30pF左右。 而晶体振荡器一般选择6MHz和12MHz。 本时钟电路在XTAL1和XTAL2引脚分别接一个22pF的电容,两个引脚之间接入一个12MHz的晶振,电路如图32所示。 单片机复位电路复位时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其主要功能是PC初始化为0000H,使单片机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除了进入系统的正常初始化之外,当由于程序运行时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时,为使单片机正常工作,也需要按复位键以重新启动。 RST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其有效时间持续24个振荡脉冲周期(即两个机器周期)以上。 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按键电平复位、外部脉冲复位和自动复位四种方式。 在本设计中复位电路采用按键电平方式,电路如图33所示,使RST引脚(图中悬空脚)经过10u电解电容与VCC电源接通,同时经过电阻与地连接而实现。 控制电路设计本设计中的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如图34所示。 单片机的P0口用于控制显示单元电路中的数码管的选定,P1口控制按键,P2口作为D/A的8位数据线端口, 引脚控制显示电路中的74LS164的时钟端和数据端。 按键的功能是实现输出电流的设置。 按键1,2,3,4的功能分别是:设定、移位、加1和减1。 当单片机的P1口检测到有按键按下时,启动数码管显示电路开始显示数值,按下加1键显示数字加1,按下移位键时移动数码管位数调整下一位数字。 输出电流设定好后单片机将电流数字量通过P2口送入到D/A转换器中,D/A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量后输出。 D/A转换电路DAC0832是一种8分辨率的典型的D/A转换集成芯片,与微处理器完全兼容。 内部为双缓冲寄存器即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 这个DA芯片以其价格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容易等优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DA转换器是由8位输入锁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电路及控制电路构成。 该部分电路设计如图35所示。 D/A转换器是接收数字量,输出一个与数字量相对应的电流或电压信号的模拟量接口。 本设计中D/A转换器采用DAC0832芯片。 AT89S51的P2口作为数据端口与DAC0832的8位数据线相连。 DAC0832采用单缓冲工作方式,使芯片的、均与地相接。 DAC0832由8位输入锁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电路及控制电路构成。 数字量从DAC0832的D0D78个数据输入端口输入。 DAC0832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即单缓冲工作方式和双缓冲工作方式。 在单缓冲工作方式下,一个寄存器工作于直通状态,一个工作于受控锁存器状态,在不要求多相D/A同时输出时,可以采用单缓冲方式,此时只需要一次写操作,就开始转换,可以提高D/A的数据吞吐量;在双缓冲工作方式下,两个寄存器均工作于受控锁存器状态,当要求多个模拟量同时输出时,可采用这种方式。 本设计选用单缓冲工作方式。 压控恒流源电路 LM324简介LM324系列器件为价格便宜的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 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静态电流大致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对每一个放大器而言)。 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 输出电压范围也包含负电源电压。 功能特性如下:短路保护输出;真差动输入级;单电源工作:;低输入偏置电流:最大100纳安;每一封装四个放大器;内部补偿;共模范围扩展到负电源;行业标准引脚输出;在输入端的静电放电箔位增加可靠性而不影响器件的工作。 LM324管脚连接及内部结构图如图36所示该部分电路如图37所示。 压控恒流源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用电压来控制电流的变化。 该恒流源电路由运算放大器、大功率场效应管、采样电阻和负载电阻组成。 因为DAC0832有个固定电路就是转化电压输出,所以由DAC0832输出的电流量经LM324转换为电压输出,下一级LM324通过反馈控制功率管,电路中调整管采用大功率场效应管IRF640,LM324作为电压跟随器,电路中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U为控制级电压,R为控制级电阻,U/R为控制级电流,即为负载级电流,即是要得到的输出电流,所以输出电流不随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压控恒流,得到稳定输出的电流源,由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为1500mA可得,负载RL阻值范围为10Ω5KΩ 显示电路 74LS164简介74LS164为8位移位寄存器,管脚图如图38所示。 当清除端(MR)为低电平时,输出端(Q0Q7)均为低电平。 串行数据输入端(A,B)可控制数据。 当A、B有一个为高电平,则另一个就允许输入数据,并在CLOCK上升沿作用下决定Q0的状态。 真值表如表31所示。 Inputs OutputsClearClockA BQ0 Q1 ….…. Q7 L H H H HXL ↑ ↑ ↑X X X XH HL XX L L L ….…. LQA0 QB0 ….…. QH0 H QAn ….…. QGnL QAn ….…. QGnL QAn ….…. QGn 表31 74LS164真值表H——高电平,L——低电平,X——任意电平,↑——低到高电平跳变,QA0、QB0、QH0——规定的稳态条件建立前的电平,Qan、QGn——时钟最近的↑前的电平。 显示电路设计 该部分电路设计如图39所示。 LED数码管由八只发光二极管组成,编号是a、b、c、d、e、f、g、h,分别和同名管脚相连,当发光二极管导通时发光。 每个二极管就是一个笔划,若干个二极管发光时,就构成一个显示字符。 若将单片机的I/O口与数码管的ag和h相连,高电平(对应共阴极数码管)或低电平(对应共阳极数码管)的位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就会亮,这样,I/O口输出不同的代码就可以控制数码管显示不同的字符。 为节约资源,选用4位一体数码管,采用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8位移位寄存器74LS164进行驱动输出,单片机的两个并行口分别作为输出口和时钟控制信号。 74LS164将输入的串行数据锁存在并行输出端,通过这些并行口线驱动数码管的各字段。 数码管选用共阳型,当74LS164的输出端口某线为低电位时,对应的字段被点亮。 软件设计中采用循环送显的方式,单片机通过控制9012来选择要送显的数码管,与三极管连接的引脚置高,三极管导通,即可选中该位数码管。 单片机控制74LS164的数据端和时钟端,74LS164的输出Q0Q7分别对应接到数码管的ah端口,从而实现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的功能。 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介绍了供电电源电路的设计,然后是介绍了硬件电路的核心部分控制电路,D/A转换电路和压控恒流源电路。 其中供电电源电路是给整个硬件系统供电的,按键设定好输出电流后单片机将电流数字量通过P2口送入到D/A转换器中,D/A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量后输出,在由压控恒流源模块转化为恒定的电流值,单片机控制74LS164的数据端和时钟端,且74LS164的输出Q0Q7分别对应接到数码管的ah端口,从而实现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的功能。 从而完成整个硬件电路的设计。 第4章 软件程序设计 主程序设计流程单片机初始化引脚和中断,当单片机的P1口检测到有按键按下时,如果是S3键按下电。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电流源毕业论文设计
相关推荐
2、料,采用新鲜、干净、无霉变、无结块和无虫蛀的培养料,拌料前在阳光下曝晒 3,降低培养料内杂菌基数。 2、拌料的水分过多,料内氧气供应不足,使嫌气细菌和酵母菌乘机繁殖,导致培养料腐烂变质菌丝培养阶段,由于料袋堆叠,料温增高,使杂菌生长速度加快。 防止措施是:拌料时控制水分,勿过干或过湿,棉籽壳和水之比以1:宜,其他作物秸秆加水量以 l:宜,水中加入 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3
对独立的程序段,这种程序设计方法叫模块程序设计法。 模块程序设计法的主要优点是: 单个模块比起一个完整的程序易编写及调试; 模块可以共存,一个模块可以被多个任务在不同条件下调用; 模块程序允许设计者分割任务和利用已有程序,为设计者提供方便。 本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主程序﹑定时子程序、避障子程序﹑中断子程序显示子程序﹑调速子程序﹑算法子程序构成。 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清单 见附表 1。
边缘,因而难以准确定位车牌。 为了增强牌照部位图像和其他部位图像的对比度,使其明暗鲜明,有利于提高识别率,需要将车辆图像进行灰度拉伸。 所谓灰度拉伸,是指根据灰度直方图的分布有选择地对灰度区间进行分段拉伸以增强对比度。 如 图 7 所示。 它将输入图像中某点 ),( yx 的灰度 ),( yxf ,通过映射函数 T,映射成输出图像中的灰度 ),( yxg ,即: ( )],([),(
2、 厘米土层内地温稳定在 1012时,就可正常出土。 玉米在生长发育期若遇低温霜冻,会受冻害而减产;但只要加强中耕、追肥、除草、防病虫等管理,仍能挽回部分损失。 地温 2024时最适宜根系生长,低于 4根系便停止生长。 抽雄开花期是玉米对温度要求较高的时期,日平均温度 25最为适宜。 开花授粉期间,若气温高于 35,又遇气候干燥,土壤水分不足时,花粉容易丧失生活力,花丝容易枯萎
P2 口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 口: P3 口管脚是 8 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 I/O 口,可接收输出 4 个 TTL 门电流。 当 P3口写入“ 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 P3 口将输出电流( 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 口也可作为 AT89C51 的一些 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
图2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 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 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 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 本次采用的是手动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