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四周有树且旁边有地下水的地方、能拉大昼夜温差,利于平菇菌丝生长。 种选择原则上是以出菇场所的温度等条件来选择品种,菌种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和广温型几种类型。 夏季生产应选择高温型菌种,而且要求菌丝粗壮、生长势强:反之,易老化的不耐高温的菌种绝对不能用,否则将大大降低产量。 培袋的规格要缩小为了充分利用培养基,提高出菇率,避免高温“烧料”现象发生,要求栽培袋长度降至 4042径在 2022间。 培原料的选择为了确保透气性,避免料内自然增温,夏季理想的原料应是棉籽壳(不含或很少含短棉绒),选择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适当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石膏用量。 制培养基料水比夏季为了控制霉菌滋生和栽培袋料内的自然 3、增温,培养基偏干点好,料水比不能超过 1堆发酵、熟料栽培建堆发酵尽可能在水泥地上拌料,在堆料和翻料时,不能将培养料压实,料堆也不要太宽太高,还应在料堆上打些通气孔,料堆表面尽量少盖或不盖塑料布,以避免通气不良,造成厌氧发酵;为了提高成功率,高温季节应采用熟料生产,常压灭菌,两头接种。 菌种尽量播撒均匀,盖住料面。 2、培时间根据高温型菌种出菇的温度范围为 1536,出菇时间在 59 月份,最佳栽培时期在 3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拌料栽培。 菌室应提前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喷雾用金星消毒液或克霉灵稀释1001000 倍,熏蒸按每立方米用硫磺粉 1520g 或消毒合 2 小包。 应有遮光和通风设置。 字形排袋或 5、天应保持喷水次数在35 次。 喷水对象不仅局限在菇体和培养基,而且还有环境空气,确保空气湿度在 85%95%之间。 袋、覆土出菇主要是补充培养基的水分和养料,提高出菇产量。 平菇出过两潮后,水分散失严重,要覆土出菇,覆土时,土层不要太厚,应在 2右。 同时还要遮阳、喷水。 喷水时水量不要过大、过猛,出菇后不要喷水,确保菇体质量。 收及管理进棚出菇管理后,经过 35d,第一批菇开始要采收,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面上的残留菇柄及枯菇,防止病虫害发生。 第二批菇在长到直径2右时,可喷洒“菇多生”或“增产素”,以增加产量。 第二批菇采摘后需喷:硒营养液(加入 盐、2%豆浆的混合液),以增加菇盖的厚度,达到优质高产。 4、防治病虫害,栽培前,对所用的房间、大棚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治虫,如在房屋四周喷杀虫农药、撒干石灰粉,房内用甲醛、高锰酸钾杀菌。 高温下,在出菇旷段发现有虫害,可用虫螨立克、菇虫净、菇卫士、氯氰菊酯等喷洒或注射到栽培袋中防治。 对菇黄病,用农用链霉素、保菇王、腐菌灵等药物交替防治。 要生理性病害有菇蕾枯萎死亡、菌盖不形成和水肿腐烂等。 针对不同的病因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使用老化的菌种,要均匀播种,待菌蕾形成时适当通风,减少喷水量,控制菌蕾过多过密,有效防治菌蕾枯萎死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