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试科目内容摘要:

法律硕士考试科目 法律硕士联考考试科目和具体分值全日制法律硕士(含非法学和法学)初试共四门: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刑法、民法)、综合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其中政治、外语是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的命题从204年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 法律硕士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分析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各科的具体分值和考试时间:政治(10分、3小时)全国统考外语(10分、3小时)全国统考综合课(5分、小时)联考专业基础课(5分、小时)联考其中综合课为(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专业基础课为(民法学,刑法学)其中刑法:75分,民法75分。 法理学60分,宪法学50分,法制史40分。 具体分值如下:刑法:1、单选题20分(×1分)2、多选题10分(5×2分)3、简答题1分(6分)4、辨析题8分(8分)5、法条分析题0分(10分)6、案例分析题15分(15分)7、总题量共计3题(客观性试题3分,主观性试题4分。 民法:1、单选题20分(×1分)2、多选题10分(5×2分)3、简答题1分(6分)4、辨析题分(10分)5、法条分析题8分(18分)6、案例分析题5分(15分)7、总题量共计30题,其中客观题30分,主观题4分。 综合课:15分,其中法理6分,宪法5分,法制史0分。 具体题型及分值分布情况如下:1、单选题45分(×1分)(法理15宪法18法制史14)2、多选题36分(82分)(法理6宪法7法制史)3、简答题24分(分)(法理8宪法法制史8)4、分析题30分(×10分)(法理10宪法10法制史10)5、论述题15分(5分)(法理5)6、总题量共计70题,其中客观题81分,主观题69分。 中国人民大学法硕状元谈法硕备考在今年的法硕考试中,很幸运的是我考取了423(政治:73分英语:75分基础课:136分综合课:139分)的分数,并被人大法学院录取。 由于临近毕业,事情比较多,因此很难将一些事情写全面、写明白。 本人是华成法硕辅导班的学员,得到过老师和辅导班工作人员的帮助,借此向他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也祝愿学弟学妹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然也真诚的祝福北京华成法硕学校越办越好!。 今年我将到华成法硕的暑期班担任辅导员,期待与大家在北京相见。 毕业前的日子特别喜欢在校园走走,尤其是晚上,想想这四年的点点滴滴,权衡下得与失。 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找寻自己的兴趣,并为之努力的四年。 我花了大约两年半的时间确信自己应该学习法律。 确定之后就开始付诸行动,也就是开始准备考研。 以下从自己的感想,自己的经验以及教训三个方面简要说明自己的备考过程。 复习法硕的时间:我去年是从3月1号正式开始的。 当然在这之前我对是否考研、考什么专业想了很长时间。 在这期间,看书效果不是很好的,甚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想好以后,我就在3月1号的那一天,第一个到了我校的主自习楼八号楼,告诉自己:考研开始了,认真准备吧!法硕考试由于面向非法本的学生,因而考的问题大部分为法学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深,理解起来不是很难。 半年的时间看专业课足够了,如果复习效率可以的话。 所以不用再考虑时间够不够用,而是想好怎么提高效率。 个人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如果上午没有去自习,下午晚上就不想;下午没有去,晚上一般也不会去。 考研的初期感觉挺痛苦的,因而常常一整天不去自习。 但是从来不会连续中断两天,否则英语复习的连续性就背打断了。 如果去自习的话,我一般6:40左右起床,7:00(最晚7:30)到自习室的,本人已经大约4年没有吃早饭了,所以早饭不占用时间。 上午学到1:休。 13:30起床,14:00返回到教室。 下午17:00去吃晚饭。 从18:00开始晚上的复习。 20:00结束自习,回到宿舍聊聊天,大概23:30上床休息。 当然不同的时期,时间会略作调整,比如最后几个月,一直在教室午休。 并且出去出了2个月,在外面的2个月,每晚上22:300这一个小时的,和同学(他考上南开金融)一起讨论学习的事情,比如相互考验单词,作文高级词汇,政治如果复习等等,并在聊天之中把,专业课标准化题库又做了一遍,当然还是看着题目回忆指南和分析的相关内容。 考研的交流我觉着是比较重要的。 我觉着时间的安排是考研计划最重要的一部分。 但所有能用于备考的时间都用上,在可用的时间里,拼命的向前赶,因为“完整的掌握教材”这一目标实现的越早越好。 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回头重温。 当然可适当扣除你情绪低落不想复习的那几天。 大家伙智商都差不多,因而复习方法和时间久成为重要的角逐点。 择法硕是我这一生首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当我感觉无望的时候我总是激励自己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这是追求自己的梦想过程,给自己个坚持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个交代。 如果你是因为不想工作,不想离开安逸的学生生活,那你还是专心的准备找工作吧。 最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为之努力。 谨慎选择,选择后就撇开所以的因素,像一个狙击手一样,只要瞄准自己的目标就好。 考研的精神支柱网上很多人都说考研是多么的艰难、劳累。 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应该把考研的过程想想成愉快的过程。 考研不是折磨,而是机会。 大家都是冲着法律来的,就应该知道法律职业之是做什么事情的。 在我的认识中,法律职业者是有很多中,但他们都一个共同的特点:法律职业者总是解决别人很难解决或者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的人,这才是法律人的魅力所在。 而考研只是成为法律人的准备工作。 所以我想到考研很难时,我就想这点困难就把自己难倒了,以后我还怎么在法律界混呢。 还不如放弃算了,但我怎么可能放弃法律呢。 因此,抖抖精神,接住学习。 考研一定要有计划性去年二月底,我给自己制定了一部法律,专门规范自己的考研。 其中包括总体的时间规划,例如暑假允许在家的最大天数,每天的作息时间。 其中有一条我觉着很有意思:英语学习连续不得中断两天。 当然是否有计划因人而异,但我觉着计划对大多数人都是有好处的。 我有一个哥们,他今年以绝对的高分考上了南开大学金融。 但我觉着依照他的才华,上个复旦金融绝对不是什么难事情。 但他由于缺乏相应的时间的计划,导致信心不足,最后没有勇气报考复旦,更糟糕的是也放弃了人大金融。 结果成绩出来以后,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可惜了了。 第二部分。 1英语。 大二我四级过了以后,我就宣布以后我再也不会跟英语沾边了。 六级也只是报名,没有准备就去考了。 老天爷眷顾,侥幸过了。 其实当时六级对我来说就是个程序,也不在乎能不能过。 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去上过英语课,也没有碰过任何形式的英语材料。 显而易见,考研初期我抑郁了。 基本上没有认识的单词。 没有办法,事情还得要做。 (1)单词。 我从法硕联盟论坛下了词汇。 英语词汇的记忆我特别推崇词根记忆法,通过了解英语词汇的来源和变化,往往记得多,记得牢。 我用过星火词汇、宫东风词汇,蒋羽的英语词汇的奥妙。 花了一个月的把星火词汇背了一遍,每天20页。 当然每天必须回忆前几天的工作成果。 后期就每天看半个小时。 (2)长难句。 个人认为长难句是单词和阅读之间的桥梁。 光有单词并不能做好阅读。 为此我读了王若平的长难句,痛苦的是,一开始一句也看不懂,看的我都要哭了。 但万幸的是我坚持下来了,并逐步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3)阅读。 我是先背了一个月的英语词汇和长难句后,开始阅读的。 起初我在法硕联盟找到经济学家杂志,然后打印出来。 陈继龙先生的翻译很到位,感觉收获很大。 有兴趣的可以网上搜索。 后期我听从了同学(他英语71分)的建议,买了一本张锦芯的200篇。 当然只做了前100篇,做了两遍。 买了两次,第一本让别人顺走了。 到后期就只做真题阅读了。 分析阅读理解时,可以把每篇有几个段落,哪几个段落时一组的,以及把答案所在的句子画出来,考虑一下前后的关系。 有时间连接词很重要,要分清前后是什么关系,尤其要确定是否是转折关系还是并列关系(4)作文。 今年英语作文觉着得是最不爽的。 根源在于平时我没有认真的写过一篇文章。 考场上我觉着费尽气力也些不满,感觉那作文纸就像火车线一样随着我的笔也在往前延伸。 还好,万幸的是,老师应该给的分数也还可以。 作文一定要注意书写,我一个考上浙江大学的同学,由于作文跑题后重写,最终指的了60分,按照他的能力似乎应该更高些。 还有一个就是作文平时一定要认真的、正规的写一写。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整理自己的作文词汇,即同一种意思要能够用几个单词来表达,有几个比较高级的词汇最好不过了。 所谓高级的就是不常见的,难写的,长的。 比如可以表达“讽刺”意思的词汇就有很多,可以整理到一块去。 完形填空。 场上我也没有认真做。 备考的时候,与其他题型相比较,完型花的时间最少。 考场也全部是蒙的。 观察历年真题的答案分布,基本是均衡的,一般例外也有。 完型我们总有几个是拿的准的,拿不准的就用猜。 例如我拿准的有3个B,2个D,1个A。 所以在作出这些选择后,其余的题目我会全部选择C,这样算下来也能等到几分的。 新题型:主要有三种。 在张锦芯200篇阅读里有介绍,可以参阅。 重要的是要了解各题型的特点,然后考虑应对的策略。 比如关键词、转折词等都很重要的。 翻译:总结一些特殊句型、固定搭配、以及常用法是有用处的,以真题上以各种题型出来的为限吧,要不然无从下口哦。 做做笔记。 做翻译两点最重要的:分清句子结构和抓住重要的词汇。 句子结构一般分为主干和修饰部分,修饰部分可能还有层次,依次化解即可。 在这中间特殊句型,固定搭配就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词汇意思的选择可能会比较生僻,俗话说的好,单词本无意,只是在句中才有意思。 依照句意以及单词的多种意义,确定在该处的意思。 (5)真题。 我做了三遍。 网上很多人做了7遍以上,我觉着遍数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要清楚看这一遍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遍,我基本上当做考试来做,看看自己的水平。 第二遍认真的精读真题,弄明白真题的每一个单词、句子。 第三遍重点关注题目,题目的类型,答案在文章的位置,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出题的思路等等,多揣摩。 当然最好是留下两三套,最后在练习下。 有一点我需要说明的是,不管你做真题的分数是怎么样的,不要太在意,重要的是你得到了多少,提升了多少。 我有个同学,几乎每一份真题做的都比我好,但考试只有52分。 他做往年真题的时候,运气似乎特别好,因为他做对了往往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平时如果你由于运气把练习题做对了,你要加倍的小心,你需要将因此做对的题目划入做错的行列。 不管是英语还是专业课,有人往往做十遍以上。 我觉着应该转变一下,尝试着把它背下来。 背下来一遍,胜过十几遍。 2专业课。 我最喜欢的就是专业课,学起来很有意思。 在专业课上更加不要放松。 我们院有个老师这样说过:在专业能力上,我要保持绝对。 他是一个很成功的律师。 (1)书籍。 指南分析人大那一整套书籍。 当然里面有几本不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有很多题目是重复的。 但我还是全部的看了一遍。 练习作了三遍。 题库看了两遍,主要用晚上聊天的时间做的。 北大的那一套书,客观的说没有必要。 重要的只有人大的练习、串讲、法条解释、真题几本。 指南和分析:基础课重点看指南,当然也要把指南上没有而分析上的有的加到指南上去。 民法+综合课以分析为重。 即民法要看指南和分析。 指南和分析存在冲突的地方,要重视分析的意见,尤其是综合课部分。 至于基础课,则可以参考法条来确定对错。 法条:1法和宪法我看的是北京大学32开本的那种。 感觉还不多,最欣赏的一点是它吧相关的法条放在了一起,比如抢劫罪的几种情形,一目了然。 宪法把易考点往往标记出来了。 2民法我主要看的是法律出版社的那套红皮书。 比如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 这一套红色的还不错。 (2)刑法。 最喜欢刑法,正是由于梦想成为检察官才学的法律。 总则的法条一定要记忆熟练,最好是绝对的背诵,不要给自己犯错的机会,也不要给自己侥幸的机会。 相当重要是法条的司法解释,也须要列入记忆的范畴。 一定要记忆全面了。 去年备考的时候我就把类似于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记忆,比如商标、使用、假冒的具体含义都进行了理解记忆。 意外的是今年考了。 相信今年的刑法法条分析题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然我也没有想到,侥幸?必然(3)民法。 最不喜欢民法,关键在于体系过于庞杂,但随着对民法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