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高产八措施内容摘要:

1、产用母种应性状优良,表现为生长快,均匀整齐,在适温下两星期内长满斜面。 冰箱保藏时常形成原基,镜检有少量厚垣孢子,若孢子过多则产量偏低。 若菌丝发黄、细弱、稀疏,表明菌种退化。 生长不均、不齐,或有拮抗现象,说明菌种不纯,均不可采用。 所有原种应致密洁白,上下均匀,无菌丝间断,表面菌丝旺盛。 若基质干缩,料壁脱离,颜色发暗,说明菌种老化。 壁周出现各色条纹、斑点,表明菌种有杂,不能使用。 其次,菌种的菌龄要适宜,一般冰箱保藏的母种、原种不超过 3 个月,常温(20)下不超过 20天。 若菌龄过长,则活力下降,不仅生长慢、产量低,而且抗逆性差,极易染杂。 此外,还要选用适宜当地生产的优良品种。 适时栽培猴头菌丝体最 2、适温度 24左右,子实体适宜温度 1820。 该菌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尤以子实体阶段对温度敏感,当气温高于 25或低于 12均不能形成正常子实体,表现为无刺、发黄、丛生、畸形或变红,生长停止。 北方栽培以 2 月或 9 月接种,34 月或 1011 月出菇最好,南方春秋栽培可分别提前或推迟 2030 天。 实践证明,北方春栽不宜迟于 3 月中旬出菇,以免菇期遇 25以上高温导致减产,降低品质。 秋栽若气温偏低(30以下),可尽量提前接种,以便在气温降至 12以下前结束出菇。 原料配置原料配置是获得稳产高产的基础。 原种、栽培种培养料可就地取材,常用配方:棉子壳 87%,麦麸 10%,蔗糖 1%,石膏 1% 3、,木屑 1%。 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培养基中麦麸添加量增加,产量提高,但要有限度。 棉子壳栽培,麦麸量不宜超过 15%,否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子实体分枝松散,呈菜花状或珊瑚状,降低品质。 为提高产量质量,拌料时在允许范围可尽量多加水,料水比 1好,这样头潮菇朵大球重,色白味佳,商品质量好。 小袋栽培实践证明,猴头菇小袋(14 厘米30 厘米)加套环栽培,两端接种,出菇早、产量高。 一般头潮提前 25 天,球径达 89 厘米。 装袋时要外紧内松,以防基质失水影响正常出菇。 此外料要装满,少留空间,以免柄过长,多耗营养。 彻底灭菌彻底灭菌是保证制袋成品率的关键。 高压灭菌小袋要求在 04帕压力下保持 时,大袋保 4、持 时;常压灭菌以 100保持 4 小时,再保温 4 小时为宜,若温度不够,须延长灭菌时间。 高压灭菌还须防止菌袋胀气破裂,故装料扎口不必过紧,灭菌时采用开阀加热,文火升温,缓慢排气,自然降压的方法来控制胀气。 为防止袋面破洞,灭菌后将料袋趁热浸沾 为 13 的浓石灰水,这可明显提高菌袋成品率。 菇期通风保湿猴头菇栽培管理的重点在菇期,菇期管理的关键是控温、通风、保湿。 小袋栽培 1924 天开始形成原基,此时应移入菇房,及时开口通风,以防原基萎缩,推迟出菇。 筒栽可在菌丝扭结处用小刀开 12 厘米的十字口,以增加氧气,促进子实体分化。 开口后要增大湿度,喷雾化水,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80%90%。 出菇后 5、切不可向幼蕾喷水,否则水渗入袋中会造成幼菇萎缩,进而变质腐烂,要少喷勤喷,随菇体生长加快,水量增加。 若温度高、通风差,要少喷或不喷,通风好、温度适宜,可多喷勤喷。 子实体对二氧化碳极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会刺激菇柄不断分化,形成菜花状、珊瑚状子实体,降低适口性。 因此,必须加强通风,每天 23 次,每次 30 分钟。 亦可常开窗扇,确保空气清新,但不可直吹菇体,以防变色萎缩。 0 天。 因用途不同,采收标准不一。 若鲜食、制罐或盐渍,以菌刺长 米采收最好,此时菇体内实朵重,适口性强。 若刺长 1 厘米以上,则开始散发孢子,必然降低营养,同时菇体变软,口味下降。 采时用小刀割下,留 l2 厘米菇柄。 为 6、提高产量,采收第一潮菇后停水 3 日,通风 1 日,使割后菇根表面收缩,随后用竹筷在袋端打 2 个810 厘米深的洞,视菌袋大小,各补水 50100 毫升。 24 小时后控出多余水分,在适温下培养 710 天可出二潮菇。 后期覆土防杂二潮菇后菌袋失水严重,猴头菌丝变弱,活力下降,易被污染。 尤其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极易感染绿色木霉。 该菌属好氧性喜温喜湿菌类,一旦发生,极难治理。 因此,可进行覆土栽培,具体操作:先在地面铺土 56 厘米,然后脱去外袋,将菌袋呈两排纵向摆放,排间距 1012 厘米,袋间距23 厘米,排好后每层加土 34 厘米,间隙填土,喷湿后垒第二层,通常可垒 68 层。 菌墙两侧用泥抹平,厚 12 厘米,墙顶用泥封成凹槽,以利补水保湿。 经此处理既可防霉,又为猴头子实体生长提供了水分与养分,通常还可出 23 潮菇。 也可采用畦式覆土法,这样更利于补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