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内容摘要:

1、常情况下,土壤中铁的含量较高,一般不会出现缺铁现象。 但由于黄淮地区土壤多为弱碱性土壤,较高,土壤中石灰质较多。 78 月土壤中的铁离子形成难以被作物根系吸收的氢氧化铁和磷酸盐沉淀,使土壤中的有效铁含量严重降低。 另外,土壤中未被固定的有效铁,也会随着暴雨产生的径流流失或随土壤中的水分向下流失。 而此时是花生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花生植株根系因无法吸收到足量的铁,而出现生理性缺铁现象,产生缺铁性黄化病。 症状表现由于铁在植株体内活性小、移动性很差,不易被重复利用。 因此花生缺铁时,首先表现为上部嫩叶失绿,而下部老叶及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铁时,叶脉失绿进而黄化,上部新叶全部变白,久而久之叶片出现褐斑并坏死 2、,后干枯脱落。 与花生缺氮、缺锌等引起的失绿比较,花生缺铁症状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叶片大小无明显改变,失绿黄化明显。 而缺氮引起的失绿常使叶片变薄变小,植株矮小;缺锌使叶片小而簇生,出现黄白小叶症。 鉴定植株是否为缺铁黄化症,可用 硫酸亚铁溶液涂于叶片背面失绿处,若经 58 天转绿,可确认为缺铁性黄化病。 防治方法对缺铁花生田主要施用硫酸亚铁。 作基肥时,每亩撒施或集中条施硫酸亚铁(黑矾) 公斤;叶面喷施时每亩用 硫酸亚铁溶液3050 公斤。 因花生叶片比较光滑,离水性强,在喷洒硫酸亚铁溶液时,可加入 中性洗衣粉,以增加附着力,提高喷施效果。 花生施用铁肥后,对控制花黄心叶病有明显效果,每亩增产荚果 3460 公斤,增产率可达 24%。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