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内容摘要:
1、常情况下,土壤中铁的含量较高,一般不会出现缺铁现象。 但由于黄淮地区土壤多为弱碱性土壤,较高,土壤中石灰质较多。 78 月土壤中的铁离子形成难以被作物根系吸收的氢氧化铁和磷酸盐沉淀,使土壤中的有效铁含量严重降低。 另外,土壤中未被固定的有效铁,也会随着暴雨产生的径流流失或随土壤中的水分向下流失。 而此时是花生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花生植株根系因无法吸收到足量的铁,而出现生理性缺铁现象,产生缺铁性黄化病。 症状表现由于铁在植株体内活性小、移动性很差,不易被重复利用。 因此花生缺铁时,首先表现为上部嫩叶失绿,而下部老叶及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铁时,叶脉失绿进而黄化,上部新叶全部变白,久而久之叶片出现褐斑并坏死 2、,后干枯脱落。 与花生缺氮、缺锌等引起的失绿比较,花生缺铁症状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叶片大小无明显改变,失绿黄化明显。 而缺氮引起的失绿常使叶片变薄变小,植株矮小;缺锌使叶片小而簇生,出现黄白小叶症。 鉴定植株是否为缺铁黄化症,可用 硫酸亚铁溶液涂于叶片背面失绿处,若经 58 天转绿,可确认为缺铁性黄化病。 防治方法对缺铁花生田主要施用硫酸亚铁。 作基肥时,每亩撒施或集中条施硫酸亚铁(黑矾) 公斤;叶面喷施时每亩用 硫酸亚铁溶液3050 公斤。 因花生叶片比较光滑,离水性强,在喷洒硫酸亚铁溶液时,可加入 中性洗衣粉,以增加附着力,提高喷施效果。 花生施用铁肥后,对控制花黄心叶病有明显效果,每亩增产荚果 3460 公斤,增产率可达 24%。 专利查询。花生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
相关推荐
setb setb setb SETB NOP CLR lcall delay jb ,wait1。 开机等待 setb kg Ljmp mainline showdigit1: ANL P1,10001111B。 显示 12在首位 SETB MOV A,1H MOVC A,@A+DPTR MOV P0,A SETB NOP NOP CLR LCALL DELAY ANL P1
AH JNZ JJ1 MOV 41H, 0AH ; 最高位不亮,次高位也不亮 JJ1: MOV A, R0 MOV R4, A MOV A, R1 MOV R5, A MOV R3, 00D MOV R2, 10D LCALL DIV4BY2 MOV 42H, R4 MOV A 42H JNZ JJ2 MOV A, 41H。 次高位为 0,先看次高位是否为不亮 SUBB A, 0AH JNZ
0、 20):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 单片机使用的是 5V 电源,其中 40 引脚接正极( VCC), 20引脚接负极( VSS)或地( GND)。 振蒎电路( 1 19):单片机是一种时序电路,必须提供脉冲信号才能正常工作,在单片机内部已集成了振荡器,使用晶体振荡器,接 1 19 脚。 只要买来晶振,电容,连上就可以了,按图接即可。 这两个脚的定义是: 时钟电路引脚( XTAL2) 18 脚
生生长到中、后期,最常见的病有青枯病、叶斑病和绣病,发病后减产可达20%30%。 1、青枯病以花生开花落针期最重。 先从根部开始褐变软腐,再蔓延到全株,叶片凋萎死光,但仍保持青绿色。 手挤压病部可见白色病菌液体渗出。 防治方法:采用轮作;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选用抗螨 80 品种。 用茶枯捣碎与基肥沤制施于播种沟内,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2、叶斑病分褐斑与黑斑两种,由真菌引起发病。
52/89C55 等。 出厂所配晶振频率为,每个机器周期为 ,用户更换晶振以提高速度; 存贮器为 64K,前 4K/8K20K 在 CPU 内部,其它程序在 EPR0M27512 中; 数据存贮器为 32K(62256),地址为 8000—FFFFH; Ⅰ/O 扩展 8155,片内 RAM 地址∶200O20FFH ; 8155 命令口地址为∶2100H ; A 口地址∶21O1H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