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菇霉菌污染的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1、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近几年我县滑菇产业发展很快,但霉菌污染普遍发生,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因此能否有效的防止霉菌污染,是提高滑菇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1、 霉菌种类及为害 滑菇栽培,常见污染霉菌有木霉、青霉、链孢霉和曲霉。 这类霉菌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迅速繁殖蔓延,后期在培养料表面形成绿色、青绿色、桔红色、黄色或黑色霉状物。 此时霉菌与滑菇菌丝争夺营养,有的分泌毒素,影响滑菇的生长和发育,其中以木霉菌危害最为严重。 2 、污染方式 养料污染。 培养料配方不妥,培养基湿度过大,杀菌不彻底。 种污染。 菌型不适,菌种不纯,生活力差,接种环境不卫生,接种方式不当,接种块周围 2、常见霉菌污染。 当接种量低于 5%10%时,滑菇生长优势不明显,霉菌也会侵染繁殖。 孔污染。 塑料袋脆裂,有微孔或机械破损,杂菌乘隙而入,很快形成明显的污染中心。 养污染。 这种情况常表现在袋菌透气性差,以及高温高湿环境适于霉菌繁殖。 3、 综合防治措施 确保滑菇正常生长发育,达到优质高产目的,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确选用和处理培养料。 在拌料前,应使原料在烈日下曝晒 34 天,以减少料中杂菌。 拌料时用 40%多菌灵杀菌,也可用 基托布津,克霉灵拌料。 把接种关。 优质、适宜菌种是栽培成功的基础。 选种时以菌龄 2535 天,菌丝浓密洁白,无积水或脱壁现象,无子实体原基形成,无污染为宜。 有了合适的 3、原料和优质菌种,还须保持接种场所、工具和接种人员的清洁卫生,以防传递感染。 护好栽培袋。 栽培用塑料袋质量要好,且厚薄要均匀。 避免使用坚利物品,装袋接触到的地面要平滑,搬动时要轻拿轻放,搬运用的器具要光滑或有垫衬。 搬运时工具与手均需消毒。 确培养管理。 把接种的菌袋置于 1525下发菌。 在温度 20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 8595%,滑菇菌丝生长迅速,杂菌不易发生。 如果温度达 2832,空气相对湿度 95%以上, 会造成木霉、青霉等杂菌的生长优势。 若发现袋底积水较多,可及时刺孔排水,并调换菌袋位置,否则霉菌将迅速污染。 此外,在菌丝培养期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正常温湿度,确保菌丝正常生长。 学用药。 经常检查菌袋,霉菌污染的要及时处理,以免蔓延。 霉菌点状发生时,向患处注射 1%的克霉灵。 污染较重呈局部片状,可先挖除霉菌,并在患处喷洒 5%的石灰水。 污染严重的要及时清理并挖坑深埋。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