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麦中后期管理内容摘要:

2、早”字,早准备,早预防,早行动;以“三防”为重点,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以养根护叶、防止早衰、提高粒重为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突出重点,科学预防病虫害根据今年我省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和特点,要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血浆虫和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防治小麦条锈病要按照“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 在条锈病、吸浆虫等暴发流行时要及时出动应急防治队,做好应急防治。 适时浇好灌浆水适时浇好灌浆水,能降低地温,防止小麦根系早衰,以水调肥,以肥养根,以根护叶,促进灌浆,提高粒重。 浇灌浆水应在小麦扬花后 10 天进行,选择无风天气,浇后地 3、面应无积水,切忌大水漫灌,同时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浇后遇大风造成倒伏。 普遍进行叶面喷肥近年来,干热风和青枯病的危害越来越重,对小麦千粒重影响很大。 为延长中后期小麦叶片功能期,提高小麦生理活性,加快灌浆速度,要普遍进行叶面喷肥,预防和减轻干热风、青枯病的危害,稳定小麦粒重。 一般在小麦孕穗至灌浆初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150200 克加水 5060 公斤喷施;对脱肥变黄的麦田,可加喷 1%的尿素溶液(用 5 公斤尿素加水 50 公斤配成)。 拔除田间杂草我省麦田杂草种类多、危害重。 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照、争空间,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 同时,有一些杂草还是传染小麦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助长了一些小麦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因此,在小麦抽穗前要对田间杂草进行拔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