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店国际轴承商贸城5、7、8楼工程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防水组 抹灰组 瓷瓦组 涂料组 钢筋组 木工组 施工班组 内装饰 外装饰 涂料组 抹灰组 主体阶段 装饰 阶段 屋面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6 下有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钎孔在验完槽后灌细砂进行处理,每次灌 30cm 左右,用钢筋仔细捣实。 机械挖土过程中,人工配合进行清槽,人工将机械挖的余土清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这样既可一次清挖至设计标高,又可节省劳动力。 ( 4)、土方回填: 待基础验收后,进行分层夯实回填土,回填土使用挖出的好土分层铺摊,每层土虚铺厚度不超过 250 mm,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34 遍。 并按规范对基础回填土取样,并绘制基础取土平面布置图。 ① 材 料准备: 土料要求:宜优先采用基坑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 5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② 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施工人员已准备就绪,并对其进行各类安全、技术要求技术交底完毕。 ③ 工艺流程 ④ 施工操作工艺: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凉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 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 如土料过干时,则应预先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 各种压实机具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含水量和压实遍数有关,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按设计要求试验确定。 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和夯压密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 一般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实的作用深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最少。 填方应在边缘设一定坡度,以保护填方的稳定。 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实。 ⑤ 成品保 护:回填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轴线桩、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 基础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 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进行,防止一侧回填造成两侧压力不平衡,使基础变形或倾倒。 夜间作业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基坑清理 土料检验、准备 分层铺土、耙平 夯实 取样检验 修整找平 下一层回填 验收 施工组织设计 17 入槽,防止铺填超厚和挤坏基础。 已完填土应将表面压实,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浸泡地基。 ⑥ 施工注意事项: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密度,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才能填上层,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措施。 严格 选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 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可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管沟下部、机械夯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墙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用细粒土料回填,并仔细夯实。 主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产生原因:①场地周围为做排水沟或场地未作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2)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①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沟和排水坡。 ②做好测 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3)挖方边坡塌方(局部塌方) ① 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未采取有效降水措施。 ② 坡顶对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面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③ 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本工程场地布局基本合理,槽边无重大荷载,确保边坡稳定。 4)超挖 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 米厚采用人工开挖,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严禁超挖。 5)基坑泡水 施工组织设计 18 原因:开挖基坑未设排水沟和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 防治措施:开挖基坑周围应设排 水沟 及集水坑,设应急排水混水泵 2 台。 6)基底产生扰动土 产生原因:①基坑开挖时排水措施差,土质含水量较大,土质宜被扰动。 ②土方开挖时超挖后,又用虚土回填,改变了原来土状况。 防治措施:认真做好基坑排水措施和降水工作。 降水工作应待基础回填完成后,方可停止;土方开挖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严格控制基底标高。 如发现个别地方发生超挖,严禁用虚土回填,处理方法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模板工程 本工程所用模板选用 12mm 厚的多层竹胶板,要求边角整齐、表面光滑、防水耐 磨 易 于 脱 模 , 不 得 有 脱 胶 空 鼓 情 况 , 此 种 模 板 的 进 场 规 格 为2440mm*1220mm*12mm,可根据现场混凝土构件的几何尺寸进行拼装,方木采用50mm*80mm。 模板由专人挑选变形小、接缝严密、接触面清理干净的模板;所有模板拼缝采用吹塑纸遮挡以免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接 触面应涂刷隔离剂;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遗漏和安装牢固。 、 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施工技术措施: 拆除顺序一般为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当梁板跨 度小于或等于 8 米时,必须在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以上时方可拆除;当梁板跨度大于 8 米、纯悬挑部分必须在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方可拆除;梁侧模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施工组织设计 19 现浇板模板安装与拆除技术措施 本工程各楼层均采用 框架柱 与梁板整体浇筑在一起,其特点是:面积较大、整体性要求高、模板尺寸要求严、模板及支架应具有 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在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变形、不移位、不漏浆。 本工程梁、现浇板支模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模法,即在梁、板底搭设满 堂脚手架,脚手架间距根据荷载确定,一般在梁两侧设两根脚手杆,以便固定梁侧模。 在梁间根据板跨度和荷载情况设脚手杆,立杆、横杆交接处用扣件扎牢。 梁板模板支好后,对模板的尺寸、标高、平整度、模板和立杆的牢固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如出现较大尺寸偏差或松动,及时加固或纠正,并将板面清理干净。 检查完毕后, 在立杆之间设置纵、横水平拉杆和斜拉杆,以保持稳定。 水平拉杆在距地面及板底 200 ㎜处各设一道,中间设一道,立杆底部铺设 50 ㎜厚木垫板。 梁、板支模时跨中起拱按设计要求起拱。 在支设模板时,采取依次支模、绑钢筋,先支梁再支 现浇板模板的方法施工。 支设模板采用分层分段支模的方法。 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木。 梁、板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 mm) 检 查 方 法 1 梁轴线位移 3 尺量检查 2 梁标高 + 5 水准仪后尺量检查 3 梁截面尺寸 + 5 尺量检查 4 相邻两板高低差 2 用靠尺和塞尺检查 5 表面平整度 5 用 2 米靠尺检查 主体框架模板安装 与拆除技术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 20 ①材料: 12mm 厚多层板模板,要求边角整齐、表面光 滑、防水、耐磨、易于脱模,不得有脱胶空鼓情况。 每两块相邻模板竖向用 50mm 80mm 方木竖肋,每块上竖肋间距为 200mm,止水螺栓横向间距 400mm,竖向间距 500mm。 ②作业条件:根据施工图及现场条件进行配板设计,绘制模板组装平面图,逐一编号,注明安装顺序。 备齐各种材料及附件,按照设计图进行加工,经检查验收后进行试安装。 在墙身外侧弹出墙身控制线,用水泥砂浆沿线外侧抹出两条找平层,以控制其标高和位置的准确。 模板的板面清洁并涂刷脱模剂。 ④梁、板、柱模板安装与拆除技术措施 模板就位前,在已弹线的墙身位置放置混凝土导墙块,间距 左右,且每块模板不少于 2 块。 ⑤梁、板、柱模板的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 178。 后,方可拆除模板,拆模时,先拆除所有连接件,再松动脚手架小横杆,使模板逐渐脱离,如脱模困难时,可在模板底部用撬杠轻轻撬动,使模板脱开。 ⑥成品保护:模板拆除时,禁止用大锤砸,禁止用撬杠撬动模板上口,防止损坏模板,模板拆下后,应立即清除粘附的水泥浆,将模板清理干净,穿墙螺栓等附件进行清理保养,模板吊装时,应注意防止碰撞已浇筑的成品。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标高 177。 5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2 垂直度 3 用 2m 靠尺检查 3 上口宽度 +2, 0 用尺量检查 4 轴线位移 2 用尺量检查 楼梯模板安装技术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 21 楼梯模板安装较其它构件的模板安装简单,其控制要点是:按设计图纸确定 楼梯的坡度,先固定侧板,然后在侧板弹出踏步线,安装踏步立板。 钢筋工程 1)材料要求 《材料采购控制程序》、《顾客财产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性程 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等有关程序的要求执行。 ,经质检人员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合格后方可使用。 、柱的纵向受力筋要核算其屈强比,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钢筋加工配料: a、钢筋在场外集中加工配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 b、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等杂物清除干净。 c、Ⅰ级钢筋末端需做 180176。 弯钩。 d、箍筋弯钩角度为 135176。 , 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e、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型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其不同部位、不同种类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按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 f、钢筋配料前认真核算柱纵向钢筋配筋率,当超过 3%时,箍筋应用焊接封闭环式。 g、钢筋加工应严格按钢筋料表进行加工,其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h、加工完的钢筋半成品堆放在指定的范围内,并按我单位《程序文件》规定进行明码挂牌标识,防止使用时发生混乱。 3 )、钢筋连接: a、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 对螺纹钢的水平筋采用闪光对焊接 头;对螺纹钢的竖向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 (框架梁钢筋接头断面 要对齐,电流要均匀 )。 4 )、钢筋接头位置: a、框架梁上皮筋在 L/3 范围内连接, 下皮筋在支座处连接,且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 施工组织设计 22 b、框架柱钢筋接头断面应按要求错开,其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 35 d,且不小于 500 mm。 c、板面负筋在跨中搭接,板底钢筋在支座处搭接,搭接长度为 36 d,相邻接头截面间的最小距离 45 d,且应大于 500 mm。 5 )接头比例: a、框架梁中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机械连接接头不得超过 50 %,绑扎搭接接头不得超过 25%。 在受压区绑扎搭接接头不得超过50 %。 b、框架柱中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 50 %。 c、同一截面板筋搭接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数量的 50%。 6 )钢筋焊接: a、钢筋焊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