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瓶,袋栽培法内容摘要:

1、栽培法 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金针菇的生育特性,安排适宜的栽培季节,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 一般南方从 11月至次年 3月为栽培期,北方气候寒冷,可从秋未至次年 5月初为栽培期。 如利用地下室或人防工事进行栽培,时间还可适当延长。 培金针菇的场所,要选择洁净、通风、避光和保湿性性能好的环境。 室内要设置栽培架,每架 56 层,层距 4550 厘米,架间留走道60厘米,以便操作管理。 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稻草、谷壳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米糠或麦皮、糖、石膏粉等,即可配制成培养料。 其配比是:主料 73%,米糠或麦皮 25%,糖 1%,石膏粉 1%。 配制时,按配比将各种原料混合加水拌匀,含水量 2、65%, 后装入广口瓶或塑料袋内,包扎好瓶口或袋口即可。 好料后,将瓶、袋放人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灶内灭菌。 高压灭菌是在 米 2压力下,保持 1时,常压灭菌是在 100下,保持 6一 8小时。 待料温降至 25左右时,以无菌操作将菌种接入瓶内或袋内。 种后将瓶、袋搬入培养室,排放于栽培架上,温度保持2326,促进菌丝尽快萌发定植,封盖料面。 34 天菌丝萌发并长入培养料,应将温度降到 20左右,促进菌丝在内健壮生长。 15 天后茵丝就可长到瓶子或袋子的一半以上,这温度可降到 1820,并加强通凤换气,每天 12 次。 经 2530 天培养,菌丝长满瓶、袋,即可转入出菇管理。 后,立即拔去瓶塞或解开袋。 去掉老 3、接种块,并搔理料面,用旧报纸覆盖瓶、袋口,每天水 12 次,保持报纸湿润。 温度控制 1316,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8590%。 当培养基表面出现琥珀色水珠后,约经一周时间,菇蕾即可形成。 子实体生长阶段菇蕾形成后,肉眼能看到菌盖开始分化。 菌盖长约 2厘米时,要揭去报纸,加强通风和降温。 采用瓶栽的,当子实体长到超过瓶口 23 厘米时,就要保持栽培室黑暗,并在瓶口上套一个高度 15厘米左右的喇叭形纸筒,以减少光线,提高 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伸长。 使子实体长得整齐,柄长,盖小,色浅,肉质脆嫩,质量最佳。 袋栽的,不必套纸筒,只在袋口上覆盖报纸。 随着菌柄伸长,把袋口逐渐卷高,使袋内形成一个静凤、保湿、较高 利金针菇良好生长。 如通风不良,湿度大,应及时揭去报纸进行通风换气。 当子实体长到接近采收时,空气相对湿度应降到 8085%,使菇体较为干燥,发自,菌盖不易开展,便于加工贮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