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流程大全内容摘要:

础工程所有钢结构安装位置的轴线及定位点尺寸。 施工用电从甲方已设电源引入,并设总配电箱及分配电箱。 根据吊装次序和就近吊装原则选择构件堆放场地。 运输按吊装计划顺序进行,尽量做到边运输边吊装。 ㈡、施工作业流程 合同签订后,即可进行材料备料及构件加工、标准件购买,部分构件加工完成即安排人员进入现场搭建临时设施,组织钢构件运输,开始构件吊装作业。 屋、墙面板的加工与安装。 ㈢、钢结构制作工艺技术标准 目的:保证钢结构构件的生产 加工过程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 2020)要求。 适用范围:附件和轻钢构件等厂内加工构件。 引用文件: GB50205— 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81— 2020《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作业方法: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制作。 屋面梁可分成单元在工厂制作,按设计尺寸在工地用高强螺栓连接。 〈 1〉 原材料 A、 钢结构所用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甲方要求,应具备钢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发货单和物理实验报告; B、 钢材表面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不合格钢材严禁入库、 使用。 C、 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以保证切割顺序进行,气割后应清除残渣及飞溅物,允许偏差应符合工艺标准的规定。 D、钢板对接应按工艺方案严格执行,必要时应进行探伤检查。 E、该工序完工必须经专业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F、划线工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等加工余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零件尺寸有较高要求时,气割线要划双线或注明留线割。 〈 3〉钢构件组装 A、 组装前零部件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 3050MM 范围内的铁锈、毛 刺、污垢等应清除干净。 B、 H 型钢梁在专业自动组立机上按照操作规格进行组装。 C、 组装时接触面应有 75% 以上面积紧贴。 D、 钢结构件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E、 H 型钢连接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 4〉 H 型钢构件的焊接 A、首次采用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的焊接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B、焊接工艺评定应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 2020 的规范执行。 C、焊接工必须具备合格证方可从事焊接工作。 合格证应注明施焊条件,有效期限。 D、焊接采用在门型自动焊机上进行,焊接方法要求船形焊,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 F、焊缝及工件尺寸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二次装配车间。 G、点焊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用的材料相同。 点焊高度不宜超过焊缝厚度的 2/3,点焊长度宜大于 40mm,间距宜为 500— 600,并应填满弧坑,发现点焊有气孔或裂纹,必须清除干净后重焊。 点焊结束后应经检验人员抽检,抽检率不得低于规范要求。 经检验合格的结构件应分规格存放;如有不合格品,应当立即返修,来不及返修的,应做明显标识并单独存放。 〈 5〉 H 型钢构件的矫正 A、钢构件矫正 采用冷矫正和加工矫正方式。 B、冷矫正时,双翼板矫正在 H 型钢翼缘矫正机上进行,直线度矫正在 H 型钢侧弯矫正机上进行。 C、冷矫正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 15℃以下进行操作。 D、矫正机不能完成矫正的工作,进行加工校正,即火焰校正法。 E、矫正后允许偏差严格控制在《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05— 2020) 条规定范围之内。 〈 6〉 H 型钢结构构件的二次装配 A、对校正合格的钢结构工件,按照施工图及工艺制作方案严格操作。 B、二次装配工件必须在马凳及工作平台上利用胎具组装。 C、对定位胎具定位后,应试装配构件,待构件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装配。 D、构件制作完成后应进行构件预拼装、检查,以保证整体质量合格。 E、构件端部铣平允许偏差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 2020) 条规定要求。 F、二次装配的焊接采用 CO2 气体保护焊,对不连接部位,可用交流焊机焊接。 G、焊接要求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 2020)要求。 H、钢结构顶、底面钻孔及其它连接件钻孔,群孔采用数控钻床加工,其它采用摇臂钻床及磁座钻钻孔,钻孔质 量必须按制在《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 2020)中第 、 条规定之内。 I、整体构件制作完毕后必须经专业检验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除锈工序。 〈 7〉钢构件的除锈 A、钢结构的除锈应在制作质量合格后进行。 B、除锈方法采用抛丸除锈专用设备进行。 C、抛丸除锈结束后,应对钢结构进行清扫,以防抛丸时残留弹丸的存在。 D、检验合格后转下道工序。 〈 8〉钢构件的涂装 A、钢构件的涂装应在制作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 B、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符合设计图纸及业主要求,涂装应均匀,无 明显起皱、流挂,附着应良好;涂料每层涂刷须在前一层涂料干燥后进行,涂层干漆膜总厚度不小于 120μ m。 C、涂装工作地点温度、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若无规定时,工作地点的温度控制在 5℃ 38℃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 85%,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涂后4h内严防雨淋。 D、施工图中注明不涂装的部位不得涂装。 安装焊缝处应留出 3050mm 暂不涂装。 〈 9〉钢构件的标记 A、所有主钢构件(钢柱)应标有中线。 B、钢柱还应在+ 处标有水准线。 C、还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标注其它尺寸线。 钢构的现 场检验 该工程的钢构件由制造公司加工制作,为确保现场组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件钢构件出厂前应做预组装检验,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出厂。 公司根据组装顺序提前通知制造公司按照顺序组织构件进入现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二次倒运。 钢构件的验收工作,出厂前,检验人员按 GB50205— 2020标准和《钢构件加工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组织验收,确认合格后再发往工地现场。 同时组织好有关资料的收集和填报,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构件变形。 ⑪、图纸 钢构件加工前要进行图纸会审,认真体会业主及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搞懂设计图纸尺 寸、荷载、支承情况。 图纸没有问题后,设计部应对图纸了如指掌,及时做出配料单、加工图等,工艺部排定生产工艺,然后下发各车间进行生产制作。 ⑫、原材料 原材料应由供应部组织专人采购,明确责任,所购材料均应有检验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确保设计要求。 ⑬、钢构零部件质量标准: ①下 料: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 1mm 缺棱。 ②切割精度:粗糙度、不平度、上边缘熔化符合规定。 ③钻 孔:成型良好、孔边无毛刺。 ④焊缝缺陷:焊缝无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 ⑤焊渣飞溅:焊渣飞溅清除干净,表面缺 陷按规定处理。 ⑥结构外观:构件无变形,构件表面无焊疤、油污、粘结泥沙。 ⑦高强度螺栓连接面:无氧化铁皮、毛刺、焊疤、不应有的涂料和油污。 ⑧标 记:中心、标高、吊装标志齐全、位置准确、色泽鲜明。 ⑨涂装缺陷:涂层无脱落、返锈、无误涂和漏涂。 ⑩涂装外观:涂刷均匀,色泽无差异,无流挂起皱,构件因切割焊接而烘烤变质的漆膜应处理,涂层厚度不小于120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