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的空间变化1内容摘要:
江、云南等省区,参加国营农场建设; ③大批农村人口从东部稠密地区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 主要迁出地区是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四川省。 材料二: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情况与过去有很大变化。 一是城市化, 20年来已经有近 2亿农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城镇,转变为城市人口;二是民工流动,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吸引了大批外来打工者。 同时由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力,加上国家采取了相对开放的人口流动政策。 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 “ 民工潮 ”。 1994年外出打工的农民有 5000万。 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大约为1.4亿人,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 民工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内地流向东部沿海;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入城镇;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其中 70%以上流入了各大中城市。 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江西、贵州等省区是主要的迁出地区; 迁入地主要是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经济发达地区。 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大体上以什么年限为界,分为两个不同历史时期。 ( 20世纪 80年代中期)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前后, 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流向和特点有什么差异。 (完成下列表格)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规模小 由川、鲁、苏、沪、皖、豫、冀等省迁往西北、东北 和西南 国家改革 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数量大、频率高 内地 ——沿海 山区 ——平原 贫困 ——发达 农村 城市 讨论: “ 民工潮 ” 对迁入地(城市)和迁出地(农 村)有什么影响。 (提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 老师的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大规模 “ 民工潮 ” ,一方面给城市带来了大量廉价劳力,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加快了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客观上起到了调节各地的人口分布和人才余缺;缩小城乡、工农差别;加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另一方面,也可能加重城市的就业压力,造成部分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流失;特别是盲目无序的人口流动,也会加重城市和交通的负荷,加重城市环境问题,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等。 活动: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相关资料和地图,完成表格。 资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为欧 洲向新大陆的人口迁移创造了条件。 ( 1)欧洲人迁往美洲。 到达美洲的欧洲人,除了殖民主者外,还有以下几种人:一 种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在生计 无靠的情况下,飘洋过海,到。12人口的空间变化1
相关推荐
• 炎热的夏天,我在台灯下做功课,一边总放着爸爸为我准备的橘子水或西瓜,另一边站着给我打着蒲扇的爸爸。 寒冷的冬天,爸爸总把仅有的一个热水袋放进我的被窝里,半夜里,还常常帮我重新盖好被子。 • (严寒酷暑,爸爸细心照料。 ) 一次,爸爸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看到后心里想:我已经 8岁了,不算小了,应该为爸爸分担些家务。 此后,我便悄悄地学着做饭烧菜。 每当我放学回家,就先淘米、洗菜,随后烧饭
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 1 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 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 94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 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 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 14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 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
(2) y=f(x)与 y=f(x+1)不可能是同一个函数 (3) f(x)=1与 g(x)=x0是同一函数 (4)定义域和值域都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练习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中任取一张,抽到 K 就不可能抽到 J , 抽到 J 就不可能抽到 K ,故事件 C 与事件 A 不可能同时 发生, A 与 C 互斥,又抽不到 K 不一定抽到 J ,故 A 与 C 并非对立事件,又 P ( C ) =452=113, P ( AC ) = 0 , P ( AC ) ≠ P ( C ) P ( A ) 所以 A 、 C 不相互独立. 规律方法 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 [即
目开关 知识 储备区 学习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二、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1 . 平抛运动的性质 加速度为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2 . 平抛运动的特点 ( 1 ) 理想化特点:物理上提出的平抛运动是 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即把物体看成质点, 抛出后只考虑重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 ( 2 ) 匀变速特点: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且重力与速度不共线. ( 3 ) 速度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