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二)北师大版选修1-2内容摘要:
中任取一张,抽到 K 就不可能抽到 J , 抽到 J 就不可能抽到 K ,故事件 C 与事件 A 不可能同时 发生, A 与 C 互斥,又抽不到 K 不一定抽到 J ,故 A 与 C 并非对立事件,又 P ( C ) =452=113, P ( AC ) = 0 , P ( AC ) ≠ P ( C ) P ( A ) 所以 A 、 C 不相互独立. 规律方法 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 [即 P(AB)= P(A)P(B)] 可以判定两个事件是否为相互独立事件 , 这是用定量方法 进行分析的定量计算 , 可以较为准确 , 果断地判断两个事 件是否相互独立 , 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 但需 要注意的是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之间没有相互联系 , 也就是若两个事件互相独立 , 则一定不能互斥 (对立 );反 之 , 若两个事件互斥 (对立 ), 则不能相互独立 . 判断下列各对事件是互斥事件还是相互独立事件 . (1)运动员甲射击 1次 , “ 射中 9环 ” 与 “ 射中 8环 ” ; (2)甲 、 乙两运动员各射击 1次 , “ 甲射中 10环 ” 与 “ 乙射 中 9环 ” ; (3)甲 、 乙两运动员各射击 1次 , “ 甲 、 乙都射中目标 ” 与 “ 甲 、 乙都没有射中目标 ” ; (4)甲 、 乙两运动员各射击 1次 , “ 至少有 1人射中目标 ” 与 “ 甲射中目标 , 但乙没有射中目标 ” . 【 训练 2】 (1)甲射击 1次 , “ 射中 9环 ” 与 “ 射中 8环 ” 两个事件 不可能同时发生 , 二者是互斥事件 . (2)甲 、 乙各射击 1次 , “ 甲射中 10环 ” 发生与否对 “ 乙射 中 9环 ” 的概率没有影响 , 二者是相互独立事件 . (3)甲 、 乙各射击 1次 , “ 甲 、 乙都射中目标 ” 与 “ 甲 、 乙 都没有射中目标 ” 不可能同时发生 , 二者是互斥事件 . (4)甲 、 乙各射击 1次 , “ 至少有 1人射中目标 ” 与 “ 甲射中 目标 , 但乙没有射中目标 ” 可能同时发生 , 二者构不成互 斥事件 , 也不是相互独立事件 . 解 (12分 )某学生语 、 数 、 英三科考试成绩 , 在一次考试 中排名全班第一的概率:语文为 , 数学为 , 英语为 0. 85, 问一次考试中 (1)三科成绩均未获得第一名的概率是多少。 (2)恰有一科成绩未获得第一名的概率是多少。 审题指导 当两个事件 A、 B互斥时 , 有加法公式 P(A∪ B)= P(A)+ P(B), 当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时 , 则有乘法公式 P(AB) = P(A)P(B). 题型三 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计算 【 例 3】 【 解题流程 】 [ 规范解答 ] 分别记该生语、数、。1212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二)北师大版选修1-2
相关推荐
(2) y=f(x)与 y=f(x+1)不可能是同一个函数 (3) f(x)=1与 g(x)=x0是同一函数 (4)定义域和值域都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练习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江、云南等省区,参加国营农场建设; ③大批农村人口从东部稠密地区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 主要迁出地区是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四川省。 材料二: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情况与过去有很大变化。 一是城市化, 20年来已经有近 2亿农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城镇,转变为城市人口;二是民工流动,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
目开关 知识 储备区 学习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二、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1 . 平抛运动的性质 加速度为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2 . 平抛运动的特点 ( 1 ) 理想化特点:物理上提出的平抛运动是 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即把物体看成质点, 抛出后只考虑重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 ( 2 ) 匀变速特点: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且重力与速度不共线. ( 3 ) 速度变化特点
填写 • [结果 ]粒子数都是 1023个 , 所以人们也规定了含有 1023个粒子的物质为 1mol。 1mol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个 、一打一样 , 表示的是数量的单位。 “ 摩尔 ” 这个单位能包含多少个粒子。 这也是由我们定义的。 • 集体 ==== 个体 规定的较大数目 • 1打 = 1顶 12 • 1mol = 1个 1023 • [教师 ]我们把含有 1023
关系。 思考与交流 计算与讨论: 1个 氧原子的质量为: 1023g 1个 氢原子的质量为: 1024g 1个 铝原子的质量为: 1023g 分别计算: 1mol氧原子、氢原子、铝原子的质量 (保留正数 ) 讨论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1mol几种物质的质量 64 g Cu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摩尔质量 符号: M 单位: g mol • 1mol O2的质量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