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无公害防控技术内容摘要:
1、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非常严重的问题。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我国云南、辽宁、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发生十分普遍,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问题,造成水稻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20002001 年,该病在江苏全省范围内暴发成灾。 2000 年, 001 年发生面积 100 万 右,分别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30和 45。 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控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防控目标通过“治虫防病”的防控技术,应用吡虫啉、锐劲特等高效、低毒、安全农药,防治传毒介体灰飞虱,将条纹叶枯病病株率控制在 3以下,内,从而达到节本增效、保障稻米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2技术要点该技术是在准确掌握灰飞 2、虱田间消长动态与带毒率的基础上,掌握灰飞虱迁入秧田的高峰期及大田灰飞虱低龄若虫的高峰期,适时采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稻田灰飞虱,达到控制条纹叶枯病的目的。 防控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麦田灰飞虱,压稻田虫量基数结合三麦穗蚜防治,应用吡虫啉药剂,每公顷施用纯药 45g 左右,防治麦田灰飞虱,压低麦收后迁入秧田的灰飞虱虫量,减轻秧田危害几率。 用药剂浸种,控制灰飞虱传毒水稻浸种时,应用 10比虫啉 1000 倍液或 5锐劲特 30稻种 45种 4860h,对控制秧苗期灰飞虱传毒效果达 50左右。 从而大大减轻了秧田防治灰飞虱的压力。 治秧田灰飞虱成、若虫,控制苗期危害在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 3、或秧苗 3 叶期,施用 10吡虫啉 450g 5锐劲特 750ml行秧田喷雾,可消灭传毒灰飞虱成、若虫。 在灰飞虱虫量高发年份,第 1 次防治后,隔5行第 2 次防治。 同时,尽量做到集中、统一、连片防治,确保防治效果。 治大田灰飞虱若虫,控制水稻成株期危害大田栽插后,在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施用 10吡虫啉 450g行喷雾防治,并根据田间虫量开展 12 次防治,保证防效。 广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能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并通过塑盘育秧、肥床旱育等育秧方式及机插稻、直播稻、小苗抛栽等栽培避虫措施,降低秧苗期灰飞虱迁入虫量,控制病害发生。 衡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比例协调和硅肥、微肥的施用,防止秧苗旺长导致植株抗病力下降而引起灰飞虱群居危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危害。 3期防治把握好防治适期,治秧田保大田,重点掌握在水稻栽插后,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这段时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冶。 高吡虫啉用药量尤其是提高防治灰飞虱成虫时吡虫啉的用药量,每公顷施用吡虫啉纯药量要求不少于 45g,确保治虫效果,减轻病害发生。 4水稻条纹叶枯病应采取“以农业措施和治虫防病为主,合理利用抗病品种,辅之于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 专利查询。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