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内容摘要:
1、稻旱育秧技术推广已有 20 多年,该技术由于需要大量采用山地腐殖土和优质旱田土做育苗土,因而会造成旱田耕层土壤及山地植被严重破坏;同时由于春季回暖晚,土壤化冻迟,取土难,也会造成不能适时播种;而且采用该技术药害重,影响水稻秧苗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有害物质残留量大,不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是水稻育秧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一、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简介及效果水稻新基质旱育秧就是将稻壳经过粉碎加工,利用酵素菌进行稻壳发酵,再配上营养剂作基质,实现无土化育秧,该项技术不受土源等因素的限制,可以提前育秧。 发酵稻壳透气性好,育出的秧苗素质好,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根条 2、数多、根长,可有效地减轻苗床病害的发生,移栽到大田后返青块、分蘖早、有效分蘖多。 二、稻壳粉碎,粉碎标准以筛片孔径 米为宜。 粉碎后,在 1000 公斤的粉碎稻壳中加入酵素菌 34 公斤;鲜鸡粪 50100 公斤、米糠或麦麸子 1520 公斤、尿素 1520 公斤、水 400500 公斤混和均匀,达到手握成团不出水,落地散开。 将其堆成长条梯形,用麻袋等盖上发酵。 可用草帘或塑料布等遮盖防雨水,不要盖得过严,防止不透气。 待稻壳变成褐色或黑褐色为发酵成功。 发酵好的稻壳 67 公斤与 水稻新基质育秧营养剂 250 克混拌均匀,可铺 1 平方米苗床或 6 个机插秧盘。 摆好的秧盘,铺放 米厚的基质,上部要平, 3、用板压实或用笤帚拍实,播种前浇一次透水,确保出齐秧苗前水分充足。 品种选择方面与常规育秧方法相同,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分蘖力强的大穗型或偏大穗型的品种,如我区主栽品种“绥粳 7 号”、“五优稻 3 号”、“垦稻 10”、“垦稻 12”等,选择品种不受基质限制。 基质育秧播种时间较常规育秧可提早 35 天。 常规育秧方法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5时开始播种,一般在每年 4 月 15 日前,而新基质育秧播种时间是 4 月 78 日即可。 盘式机插秧每盘播芽种 100125 克,种子要播均匀,用木板轻拍,有利于出苗。 将稻壳覆盖到种子上面,厚度为 完后用微喷设备浇透水,覆盖地膜,秧苗出齐见绿时及时揭开地膜 4、。 度管理:播种至出苗前密封保温,棚温控制在 3032。 出苗到一叶一心期,棚温控制在 2528,并且开始通风炼苗。 秧苗 至 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控制在 2025,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 秧苗 至 期,做到昼揭夜盖,棚温控制在 20,逐步适应外界的气候条件。 水分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每隔 2 天检查 1 次,有落干现象(稻壳上层容易干,下层不易干)用微喷设备进行浇水。 出苗到 期每隔 2 天补浇 1 次水。 期初生根伸长后可 35 天浇 1 次水。 由于浇水的次数较多,应设有晒水池,以提高水温。 床追肥:秧苗 1 叶 1 心期每平方米追施硫酸铵 25 克,用清水喷洒洗苗。 预防立枯病:秧苗 期每平方米用 50%恶霉灵 兑水 后用清水冲洗。 预防潜叶蝇:插秧前 23 天,用大功臣 10 克兑水 10 公斤喷 100 平方米苗床,带药下田。 浇透水易落干:浇透底水后比土壤的保水性要好。 二是由于带有酵素菌,好气性微生物较多,因此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缺氧要及时揭膜。 专利查询。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
相关推荐
龙糯 2 号 选育人辛爱华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审定编号黑审稻 2003007品种来源合良 682/龙粳 1 号特征特性主茎 12 片叶,株高 8590型收敛,剑叶上举,千粒重 稻瘟病,生育日数 130活动积温 2300米质优良,糯性好。 产量表现 20002001 年参加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 对照增产 2002 年参加生产试验,产量为 对照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 4 月上旬播种
等色调; 冷色:蓝、青、蓝紫等色调。 无彩色系中白是冷色,黑是暖色,灰是中性色。 不同时间的色彩关系 色彩的胀缩感\前进后退感 膨胀色:前进性的暖色、明度高的色彩。 收缩色:后退性的冷色、明度低的色彩。 酸 甜 苦 辣 咸 涩 色彩的
菌褐斑病主要发生于东北水稻产区,由于剑叶叶鞘亦有发生,故有细菌性鞘腐病之称。 症状识别主要发生于叶片、叶鞘和穗部。 叶片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纺锤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赤褐色,边缘有黄色晕纹,最后病斑中心呈灰色常融合形成大形条斑,使局部叶片枯死。 叶鞘多发生于剑叶叶鞘,病斑为赤褐色,短条形,水渍状,多数病斑融合则形成不规则形;后期中央呈灰褐色,组织坏死,剥开叶鞘
盐 16”简介 辽盐 16 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研究员许雷选育的水稻新品种。 株高 90 厘米左右,生育期在沈阳 158160 天,分蘖力较强,弯费穗型,亩穗数 30,穗长 20 厘米左右,平均每穗颖花数 100/粒左右,成粒率 90以上,千粒重 26克左右,熟以好,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较好,亩产一般 500斤,米质好。 辽盐 16 适于稀植栽培,4 月上旬育苗,常规旱育苗每平方米插种量
绿源占 1 号绿源占 1 号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绿珍占 8 号与三源 92 杂交育成的早晚造兼用的优质新品种,一般亩产 400450 公斤,高产的可达 600 公斤。 1999 年全省已种植 亩,2000 年 3 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由于带籼、粳稻和野生稻血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能好,抽穗期持续时间较长和大小穗是种性所致而非种子不纯,籽粒后熟整齐一致,望种植户掌握该种种性
1、、钾、锌而言,氮、磷、钾、锌的丰缺都会造成水稻植株的不同症状表现,根据这些表现,就可以进行营养诊断,采取相应补救的措施。 缺氮 水稻苗缺氮,一般先从老叶尖端开始向下黄化,最后全株叶色褪淡,下部老叶枯黄;叶片窄而短,直立,株型矮瘦,出叶慢,分蘖少而迟,发根慢且黄根多。 缺氮发黄,多在黄泥田或泥脚浅瘦,底肥不足的田发生。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配施磷钾肥,亩用碳铵 25 斤或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