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内容摘要:
1、稻主要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褐飞虱噻嗪酮。 推荐使用剂量: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褐飞虱卵孵高峰至 12 龄若虫期喷雾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使用注意事项:该药对飞虱成虫无作用,一定要注意用药时期。 毒死蜱。 推荐使用剂量:低龄若虫期 450600 克有效成分/公顷,高龄若虫和成虫为 60072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喷雾使用,对准稻丛基部喷药;其他事项:特大发生时,可加入 25%噻嗪酮 00 克/公顷一同使用。 氟虫腈。 推荐使用剂量:30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注意事项:该药剂对甲壳类虾、蟹及蜜蜂高毒,使用时防止田水污染养殖池塘、河流及喷药污染蜜源 2、植物。 其他事项: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均有较好地防治效果,几种虫害同时发生时可优先选择。 噻虫嗪。 推荐使用剂量:5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 异丙威。 推荐使用剂量为 45060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 吡蚜酮。 推荐使用剂量:6075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喷雾要均匀。 其他事项:该药剂的作用机理是成虫和若虫接触药剂后,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停止取食为害,饥饿致死,所以该药剂作用较慢,持效期长。 白背飞虱吡虫啉。 推荐使用剂量为 153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喷雾使用,施 3、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 噻嗪酮。 推荐使用剂量为 5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白背飞虱卵孵高峰至 12 龄若虫期喷雾使用,喷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对稻丛基部喷药,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水层;使用注意事项:该药对飞虱成虫无杀虫作用,一定要注意用药时期。 毒死蜱。 推荐使用剂量为 36060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 异丙威。 推荐使用剂量为 45060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对准稻丛基部喷雾使用。 稻纵卷叶螟毒死蜱。 推荐使用剂量为 60072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 2 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氟虫 4、腈。 推荐使用剂量为 30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 2 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注意事项:该药剂对甲壳类虾、蟹及蜜蜂高毒,使用时防止田水污染养殖池塘、河流及喷药污染蜜源植物。 呋喃虫酰肼。 推荐使用剂量为 15018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 2 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荐使用剂量为 60072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 2 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杀虫单或杀虫双。 推荐使用剂量为 81010 5、8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 2 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苏云金杆菌。 推荐使用剂量:8000克可湿性粉剂 3750(16000克可湿性粉剂 1800);使用技术要点:于稻纵卷叶螟卵盛孵期喷雾使用。 注意事项:(1)施用期一般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 2,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 30以上施药效果最好;(2)不能与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用;(3)湿性粉剂对蚕毒性高,在养蚕地区使用时,必须注意勿与蚕接触,养蚕区与施药区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苏云金杆菌与杀虫单或杀虫双混用。 推荐使用剂量:8000克可湿性粉剂3750(16000克可湿 6、性粉剂 1800),杀虫单或杀虫双 675945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于稻纵卷叶螟卵盛孵期喷雾使用。 毒死蜱?三唑磷(25推荐使用剂量:30045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初卷叶期)或卵孵化高峰后2 天喷雾使用,喷雾一定要均匀。 二化螟三唑磷。 推荐使用剂量为 30045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分蘖期防治,一般年份防治 1 次,在卵孵化高峰后 56 天(2 龄幼虫前)喷雾使用,大发生年防治 2 次,第 1 次在卵孵高峰前 12 天,隔 67 天再防第 2 次;孕穗期防治应在卵孵始盛期喷药。 氟虫腈。 推荐使用剂量为 30有效成分/公顷; 7、使用技术要点:分蘖期防治,一般年份防治 1 次,在卵孵化高峰后 56 天(2 龄幼虫前)喷雾使用,大发生年防治 2 次,第 1 次在卵孵高峰前 12 天,隔 67 天再防第 2 次;孕穗期防治应在卵孵始盛期喷药。 毒死蜱。 推荐使用剂量为 45060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分蘖期防治,一般年份防治 1 次,在卵孵化高峰后 56 天(2 龄幼虫前)喷雾使用,大发生年防治 2 次,第 1 次在卵孵高峰前 12 天,隔 67 天再防第 2 次;孕穗期防治应在卵孵始盛期喷药。 杀虫单或杀虫双。 推荐使用剂量:675945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分蘖期防治,一般年份防治 1 次,在卵孵化高 8、峰后 56 天(2 龄幼虫前)喷雾使用,大发生年防治 2 次,第 1 次在卵孵高峰前 12 天,隔 67 天再防第 2 次;孕穗期防治应在卵孵始盛期喷药。 三化螟三唑磷。 推荐使用剂量为 300450 克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三化螟卵孵始盛期喷雾使用。 杀螟丹。 推荐使用剂量为 600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三化螟卵孵始盛期喷雾使用。 杀虫单或杀虫双。 推荐使用剂量:杀虫单为 675945 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在三化螟卵孵始盛期喷雾使用。 氟虫腈。 推荐使用剂量为 30有效成分/公顷;使用技术要点:稻主要病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稻瘟病三环唑。 推荐使用剂量:225;使用技术要点:是内吸 9、保护性杀菌剂,必须在病菌侵入以前或在发病 5前喷雾使用,视天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重病田需喷 2,间隔期为 7。 稻瘟灵。 推荐使用剂量:600;使用技术要点: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以在病菌侵入前后,但必须在发病前使用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侵入前至发病阶段,用药越早效果越好,视天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重病田需喷 2,间隔期为 7。 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或轮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异稻瘟净。 推荐使用剂量:900;使用技术要点: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以在病菌侵入前后,但必须在发病前使用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侵入前至发病阶段,用药越早效果越好,视天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喷 10、药次数,一般重病田需喷 2,间隔期为 7。 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或轮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春雷霉素。 推荐使用剂量:30;使用技术要点: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以在病菌侵入前后,但必须在发病前使用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侵入前至发病阶段,用药越早效果越好,视天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重病田需喷 2,间隔期为 7。 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或轮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纹枯病井冈霉素。 推荐使用剂量为 ;使用技术要点:属于非内吸保护性杀菌剂,必须在病菌侵入以前喷雾使用。 药剂喷施时要注意喷施到发病的水稻下中部,需要从分蘖末至蜡熟期间隔 10 天左右不断喷药,才能保持较好的效果。 三唑类杀菌剂300 克/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技术要点:在发病初期施药,均匀喷雾稻株中、下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 2,田水自然落干 3后重新上浅水层,这样效果比较理想。 视天气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重病田需喷 2,间隔期为 7。 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和条斑病叶枯唑。 推荐使用剂量为 300;使用技术要点:该药剂具有内吸性,但主要起保护作用,对侵染以后的病菌治疗效果较差,发病前使用。 注意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噻森铜。 推荐使用剂量为 300;使用技术要点:发病前使用。 注意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专利查询。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