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内容摘要:
1、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是提高玉米单产、抗灾、减灾、稳产、高产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在地势平坦、肥力中上,保水保肥,有井灌条件的地方有广泛的适用性。 推广该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是在传统的玉米栽培基础上,将过去的两条 60 厘米小垄合成一条大垄,垄距 120 厘米;或将三条 60 厘米小垄合成两条垄,垄距 60 厘米。 垄上种双行玉米,垄上行距为 3040 厘米,垄上覆膜的玉米栽培方式。 覆膜及大垄双行增强了抗灾、减灾能力,改善了玉米田间布局,表现出稳产、高产性。 一、旱保苗覆膜能阻隔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有保墒、提墒、稳定土壤中水分的作用。 据我们双辽市农技推广中心测定:裸种地块 010 厘米土 2、层,1020 厘米土层含水量为 覆膜地块 010 厘米土层,比裸种的地块高 2 个百分点,1020 厘米土层,含水量 比裸种地块高 2 个百分点。 说明如果春季足墒播种,覆膜可满足玉米 56 月份的生长发育用水。 为春播拿全苗提供了墒情保障。 苗灾害。 覆膜后,到护苗、保苗的作用。 能防止因遇大雨而使肥料淋溶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长无霜期覆膜后,白天日光透过地膜灼烤地面,耕层温度升高,由于膜的阻隔作用,减少了土壤热量的散失。 据我市农技推广中心对 4 月 27 日至 7 月 28 日测定结果统计,在这 93 天内,覆膜后 0 一 10 厘米土层地温比裸种平均每天增温 1020 厘米土层地温比裸种平均每天 3、增温 累计增温 250,相当于延长无霜期 1015 天。 日光的反射率远比裸种高,同时地下蒸发到膜内表面的细小水珠,对日光也有反射作用。 两种反射叠加,加强了田间的光照强度,增强了光合作用。 苗快,缩短了易感病的期限;覆膜还可以阻止预防地下害虫的农药的蒸发,增强药效;覆膜地块引苗后,封严苗眼,可灼伤闷死杂草,抑制杂草的生长。 加肥效覆膜后土壤温度高,水分足,微生物活动加强,土壤速效养分增多,同时土壤水气膨胀,孔隙度增加,容重减轻,土壤暄实,理化性状得到了改善,有利根系的发育。 二、玉米大垄双行的作用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 x 每穗粒数 x 粒重。 可见,要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做保障、合理密植是保 4、证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的有效措施。 玉米覆膜改善了水、肥、气、热、光等条件,为玉米的个体发育提供了有利保障,与之相配套的“大垄双行”种植形式,又为玉米群体生产提供了“宽窄行相间”的有利通风透光的田间布局。 由于玉米宽窄行相间种植(垄上双行;行距 3040 厘米,垄间行距 6080 厘米),使每行玉米都具有边行优势,因此,可增加本品种适宜密度的 10%。 这样既加大了种植密度(与传统种植相比),、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的效果覆膜和大垄双行的配套作用结果,使玉米增强了防灾、抗灾能力和稳产高产性,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 在风剥、干旱、春季低温、寡照、天气冷凉等自然灾害常发区,使用该项技术,可谓是给玉米春播一次拿全苗“保上了意外险”。 几年来。 我们双辽市农技推广中心先后在东明、王奔、兴隆、向阳、茂林、双山、玻璃山、那木、红旗等各乡镇进行了生产试验、示范,使用登海 9、富友9、吉新 306 等品种,平均增产幅度 30%以上,增产效果明显。 面提出促进该项技术应用的几点建议。 用专项品种。 品种是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地膜覆盖的高光、高温效作用,生产中应选用生育期比当地常规应用的品种长57 天的高产优质晚熟品种,因此应做品种试验,从中择优,专项引种用于大垄双行覆膜生产。 覆土除草封闭炮轰”止早衰。 ,去除根茬、破碎坷垃以保证播深一致,覆膜整齐,出苗齐全。 专利查询。谈谈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