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豆4号(大豆)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大豆) 一、审定编号苏审豆 200602二、品种来源与类型原名“95属淮南早熟夏大豆品种,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浦东大黄豆/盐城赶江南杂交,于 2000 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作夏大豆栽培。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3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 斤,较对照增产 2005 年参加淮南片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较对照增产 生育期 120 天,株高 米,结荚高度 米,主茎分枝 ,百粒重。 有限结荚习性,白花,棕毛,叶片椭圆形。 成熟时落叶畅,不裂荚。 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深褐色,籽粒商品性好。 田间花叶病毒病发生较轻,抗倒伏性较 2、好。 接种鉴定感花叶病毒病,病指 50。 品质经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和江苏省农科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中心测定,两年平均蛋白质 五、栽培技术要点1、轮作。 选择前两茬未种过豆类作物的田块种植。 2、播种期。 适宜播期为 6 月 10,秋播不迟于 7 月 16 日。 每亩播种量 6斤。 3、栽培密度。 行距 40 厘米,株距 13 厘米,夏播每亩保苗 株,秋播每亩保苗 株。 4、肥水管理。 基肥每亩用纯氮 斤,五氧化二磷 斤,氧化钾 斤,花荚期每亩追施纯氮 3 公斤,花荚期遇旱应及时灌水抗旱。 5、化学调控。 中等肥力以上及高产栽培田块,在初花期应根据气候及长势进行化学调控,一般每亩用 15%多效唑 20,兑水 30斤,均匀喷雾。 6、病虫草害防治。 播前使用土壤杀虫剂拌毒土耢翻于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播后出苗前及时喷除草剂防治杂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