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种子处理及秧苗期化学除草意见内容摘要:
1、子处理为保证对晚稻常规病害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及秧苗灰飞虱、蓟马的防治效果,切断条纹叶枯病传播途径,要求严格按以下步骤做好种子处理:第一步浸种处理:10%浸种灵针剂一支(2 毫升)或 确灵(恶线清)可湿性粉剂一包,倒入少量水中搅拌均匀后,再加水 6 公斤,充分搅拌后浸谷种5 公斤,充分拌匀,浸 2 昼夜,浸种期间搅拌 23 次。 由于水稻新品种播种量减少,药剂浸种时要根据种子实际数量多少按比例确定用药量及水量。 第二步拌种催芽:谷种捞起沥干后,以每公斤种子 35 克 10%吡虫啉加少量水溶解后均匀拌种,然后催芽。 谷种催芽前不应清洗,以免破坏谷种表面的药膜,减低药剂防治效果。 二、秧苗期化学除草1、常规 2、秧田:在播种塌谷后当天用 禾葆防治,每亩秧田用药200250 克。 2、直播田:于播种当天用 禾葆 200250 克/亩(旱育秧田用药250300 克),或于播种后 12 天内用 40%直播净可湿性粉剂 4060 克/亩。 3、补治措施:对前期失治或防治效果较差田块,在稻苗 叶期,每亩用36金满地 3540 克或 50%杀稗王(二氯喹啉酸)25 克进行补治,施药前排干田水,隔 1 天后复水,保水 57 天。 也可选用 10水星(吡嘧黄隆)15 克,喷雾或撒施,施药前灌浅水,保水 35 天。 4、注意事项:谷种必需先催芽,盲谷播种或出芽不整齐的田块,特别是机喷直播田因催芽过短,应适当推迟用药时间,以免造成药害。 施药田块要求平整,药后保持田间湿润,不可将药田水排入席草田、荸荠田、藕田。 使用过稀效唑或多效唑的秧田,在安全间隔 20 天后方可使用杀稗王(二氯喹啉酸)、水星(吡嘧黄隆),以免产生药害。 另:做好秧田灰稻虱防治,对秧田后期灰稻虱较多田块使用速效性较好的毒死蜱加持较性较好的吡虫啉防治。 移栽田移栽前 23 天做好常规秧苗带药移栽,药剂可选用 5%氟虫腈(锐劲特)3040 毫升/亩加 48%毒死蜱 100 毫升/亩。 专利查询。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