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种子真实、纯净一致、清洁干净、饱满充实,发芽健壮整齐,无传染病害,干燥耐储藏。 稻种子的质量标准。 杂交水稻种子的标准是:一级种纯度不低于 净度不低于 发芽率不低于 80%,水分不高于 ,净度不低于 发芽率不低于 80%,水分不高于 常规水稻种子的标准是:原种纯度不低于 净度不低于 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 良种纯度不低于 净度不低于 发芽率不低于 85%,水分不高于 2 先要做好晒种和种子风选。 在水稻种子浸种 35 天,并将种子薄晒23 天然后进行风选;将风选后的种子用波美比重 11 的黄泥水或盐水进行精选,再用 25%可湿性多菌灵粉剂 500 倍药液浸种,或用线菌清 15g 对水 9稻种 3、 6面推广水稻无公害旱育壮秧,培育壮苗,提高抗性。 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前提,合理密植能促进水稻单株和群体结构的协调发展,改善田间的温光条件,有力于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的积累,增加产量。 栽插密度应根据品种、地理条件、土壤肥力和种植形式等综合考虑。 学管水。 无公害水稻栽培应采取浅水栽秧,湿润立苗,寸水返青,薄水分蘖。 当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 80%时即开始脱水晒田,多次轻晒。 晒田时,放水落干,待田面无水 35 天后,再上新水,保水 23 天后,再次落干。 有水抽穗、灌浆,干湿交替壮籽。 灌浆结实后,坚持千千湿湿,间歇灌溉,待田面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防止后期脱水过早影响优质稻谷品 4、质。 好实行机械或人工除草、除稗,同时拔除病虫为害植株。 杂草防治亦可选用安全性强、无农药残留的高效除草剂50%稗阔净防除。 冬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并实行区域化种植,减少病虫迁移桥梁。 3 产地环境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以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并且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具体指标是:气质量:在标准状态下,日平均浓度每立方米二氧化硫应化物应71g;溉水质量: 间,每升水总汞镉砷(六价)铅油类发酚壤环境质量:在 ,每 壤总镉汞砷30铅250铬250 间时,总镉汞砷25铅300铬300 镉汞砷20铅350铬350 公害水稻施肥原则,应以有机肥为主,控制 5、化学氮肥的施用量,保证磷肥施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量,推广施用无公害水稻专用肥或复合肥。 适宜施用的有机肥料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及饼肥等。 有机肥以头年稻草还田为主,栽秧前半个月施腐熟畜肥。 药使用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出发,实施栽培,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值以下,并保证稻米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规定。 实施化学防治,要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指定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指标,在防治适期施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合理混用;要有限制地使用具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或采用农药加载体撒施方法,防治前期一代螟虫和杂草;对水稻叶面病虫、穗部病虫实行针对性低容量喷雾。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实施生物防治:一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维护天敌种群多样性,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二是有限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井岗霉素等;三是养鸭,即在水稻返青后至孕穗期,可有效控制稻田前期杂草和水稻基部虫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