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摘要:

、下厂、培养等途径,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 校企合作建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四支队伍‛。 到 2020 年,五个重点专业和相关专业群培养、聘请在本专业、 本行业、本地区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 12 名,骨干教师 33 名,‚双师素质‛教师 79 名,聘请 132 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使专业教学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1∶。 见表 31 重点专业(含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一览表 表 31 重点专业(含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一览表 单位:名 序号 专业(含专业群)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 兼职教师 聘请 培养 聘请 培养 行业 专家 技术 能手 1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1 2 2 6 23 14 11 2 化工设备与维修技术专业 1 1 2 4 16 2 9 3 钻井技术专业 2 1 5 3 15 17 20 4 油气开采技术专业 1 1 2 3 16 15 17 5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1 1 1 5 9 10 17 合 计 12 33 79 132 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 12 师资队伍培养途径 见图 31。 图 31 师资队伍培养途径 4.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练就一批高技能人才 突出学院石油行业办学特色,根据石油开发及石油化工生产特点,综合考虑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 在 校内重点建设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单元操作实训基地和综合生产仿真实训基地。 引入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 在合作企业重点建设性综合生产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共管、共享‚融学生实团队协作培 养 学历提高 企业锻炼 专业素质培 养 课程能力开 发 教学管理能力 产学合作项目 企业锻炼 国外考察学习 承担课题研 究 国外考察学习 参与专业建 设 精品课程建 设 国内学习 企业锻炼 企业引进培养 职教基地培养 参与教材建设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双师素质 专兼教师 企业聘请 行业聘请 培养途径 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 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 13 习、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和职业资格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校中有‘油’,‘油’中有校‛的人才培养环境。 在学院现有的基础上,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新增校内实训中心(室)31个。 建成新疆石油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新疆石油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新疆油气储运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新疆机械电子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 4个校内 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力争达到 80%以上。 新增‚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就业双基地 27个,确保所有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 1)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专业 通过校企合作,完善油品性能分析实训室,新建炼油化工 HSE 实训室、炼油化工工艺操作实训室、典型化工产品生产实训场;校企共建 5 个校外实训基地,保证 100%的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间达半年以上;引入石化企业管理理念,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成职业特征鲜明的软环境建设。 ( 2)化工设备与维修技术专业 积极与企业共建 机泵维修钳工实训室、容器检验实训室等 8个(含专业群 2个)贴近生产实际的集学生实训、职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室。 建立和完善独山子石化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等 6个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要求的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 100%的实现半年以上顶岗实习。 制订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制度、实训质量标准和实训考核办法。 ( 3)钻井技术专业 以石油钻井生产任务为载体,建立石油钻井模拟、仿真和录井系统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初学者和有能力者工作能力标准为目标,为基于工作任务的学 习领域教学和石油钻井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机制研究,与克拉玛依钻井公司、克拉玛依井下作业公司、吐哈油田钻井公司等 8 个单位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完善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满足基于工作任务的学习领域教学、学生专业技能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石油钻井企业员工培训的需要,满足熟练者工作能力培养要求。 ( 4)油气开采技术专业 加强校内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 新建采 气 地面仿真基地、油层改造实训室,完善抽油模型、测试仪表、油田开发、地层分析、仿真模拟实训室,开发油层改造技术 服务手册,开发采油地面仿真、测试仪表、地层分析、仿真模拟企业培训手册及在岗、顶岗实习手册,满足学生的生产性实训要求,同时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 14 对外开放,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平台。 同时深入企业, 与重油公司、采油三厂(采气一厂)、吐哈油田、克拉气田共建 4 个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生产性实训要求。 ( 5)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扩建流体力学实训室,新建油气储运仿真实训室和油气储运环道实训室,建成学生实训与企业技术服务一体的油气储运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与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中国石油西部管道乌鲁木齐输油气公司 、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新疆石油 管理局燃气公司 共建 4 个校外实训基地。 5.实施德育素质拓展工程,培育一批高素质人才 以‚石油‛精神为核心,以提升职业素质为目标,整体构建‚三全‛育人的学院德育体系;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以职业养成训练为基础,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注重和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建设,深化德育、素质 拓展 工程建设,构建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养成训练贯穿于各学习领域中;完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环境建设,突出石油行业职业 意识的教育;全面优化学院和谐的育人环境。 6.实现校园数字化,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利用校园网信息资源,完善办公及教学管理自动化、网络化自主学习、交互式学生素质管理、数字化图书馆 4个系统,校园实现数字化。 提高学院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覆盖面。 7.完善 工学结合的内涵建设和学院机制建设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发挥行业办学优势,探索‚政府主导,依托石油石化行业,社会参与‛的学院董事会办学体制,实施多元化办学主体的管理运行机制。 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学院‛合作的新疆石油石化职教园区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走规模化、 集团化、连锁化办学之路。 建立稳固、长效的‚依靠行业、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完善院、系两级管理制度。 构建校企共同实施教学、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 15 8.加强社会服务能力 建设,扩大服务社会功能 依据石油石化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要求,开发企业培训项目,积极开展社会化培训,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 和新疆油田国际公司合作,开发国际化培训项目,开展石油石化国际化员工培训,加快实施新疆石油国际化。 加强与内地示范性高职院校 交流,对口支援新疆其他高职院校建设,做石油石化行业职业教育的典范,成为石油石化国际人才培养的基地和国际化交流的窗口。 三年为新疆经济发展培养 6000 名以上、适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各层次人员 16890 人次以上;为石油石化园区相关院校和对口支援院校、新疆其他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培训职业教育师资 140 人次;合作培养学生 400 人;网络版教学资源全部无偿向对口支援院校开放。 开展 20 项校企合作科技服务项目。 学院在西部招生比例保持在 70%以上。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方案 16 第四部分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 的 建设项目 项目一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及相 关专业群建设方案 组 长:付梅莉(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副组长:张林杰(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高级工程师) 成 员:高 强( 独山子石化公司技能鉴定中心主任 ) 岑卫星(独山子石化公司技能鉴定 中心副主任) 薛 魁( 中石油技能专家) 李进良(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主任) 喻朝善(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副主任) 李 刚(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教研室主 任) 董宏伟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实验室主任) 高 荔(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教师) 蒋定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教师) 方晓 玲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教师) 一、专业名称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二、相关专业 炼油技术 高聚物生产技术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工业分析与检验 项目建设总投资 1174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 604 万元、 地方财政 投入 91万元、 行业企业投入 370 万元、学院自筹 109 万元。 用于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 980 万元,专业群建设 194 万元。 三、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石油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新疆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方案 17 着国家能源政 策的改变,新疆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大后方和桥头堡地位逐渐确立。 2020 年 6 月国务院 11 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对新疆给予政策倾斜。 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企业明确提出了在新疆建设一系列投资超过百亿元的石油石化项目。 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培育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化工、重化工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石油石化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 70%‛。 《 2020~ 2020 年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划》指出‚依托准噶尔、吐哈、塔里木三大油田,形成独山子 — 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 哈等四大石化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基础和布局。 优化新疆油气资源配置,加快发展下游产业和精细化工业,最大限度地延伸石油天然气产业链‛。 克拉玛依‚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西部第一、国内一流’的综合型石油企业‛。 ‚独山子石化公司到 2020 年,形成 1000 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和 120 万吨乙烯生产能力,建成国家大型石化基地‛。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到 2020 年,建成 500万吨的配套加工能力,年产 100 万吨重交通道路沥青、 80 万吨润滑油的能力,成为中石油集团公司西北地区稠油集中加工基地、低凝柴油基地、润滑油基地、沥青生产基 地。 ‘十一五’期间,石油石化企业投资预计将超过 950 亿元‛。 2020 年 8 月温总理在新疆考察工作时讲到:要着力发展石化工业,重点建设独山子 —— 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四大石化基地,抓好大型炼油、大型乙烯、大型芳烃、大型化肥生产,发展塑料制品、化纤制品、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学品,尽快形成我国重要的石化产业集群。 (二)人才需求 根据《 2020~ 2020 年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划》的统计,到 2020 年新疆将有110 个化工建设项目,石化行业新增从业人员将达到 3 万人,未来几年内石化行业新增人才需求每年保持在 6000 人以上,其中石油化工操作类高职人才需求每年达到1800 人。 独山子 2020 年建成的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装置,需要大量的能与国际石油加工技术接轨的高技能人才。 我国石油化工生产规模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全国开设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 18 所,我院是新疆 21 所高职院校中最早独立设置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具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在新疆建设国家示范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既可以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方案 18 培养 高质量人才,也可以为国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高职教育积累和总结经验。 因此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分析,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性专业来建设,可为同类型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做出示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专业建设的基础 本专业及专业群现有在校生 880人,近三年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分别保持在 %、%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 80%以上。 按照专业发展规划,到 2020 年招生规模达到 360 人 /年,在校生人数达到 1100 人。 本专业按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坚持以德育教育为首,职业道德 培养为重,岗位能力训练为本,突出职业技能的办学特色。 2020 年学院在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评估中,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作为剖析专业得到了评估专家的好评;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其中 1 人被聘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 名市局级专业带头人, 2 名市局级骨干教师。 近年来专任教师多次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0 余篇,完成教改课题 3 项,编写部级教材 1 部,《化工原理》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校内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