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xx江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1-12部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艺复杂,运行操作和管理要求较高,投资较大。 由于本工 程工程基坑废水量不大,且仅存于施工期,因此推荐方案 3 作为设计方案,采用二级沉淀法运行操作容易,处理效果明显。 3) 推荐方案的工艺流程设计 根据其它水电项目对基坑废水的处理经验,采用选定的方法能较为有效地处理基坑废水,基坑废水经沉砂池、沉淀池,最后抽至基坑外施工清水池,再经沉淀后分别作为左、右岸施工用水,剩余污泥定期人工清除。 这种基坑废水处理技术措施合理有效,经济可行。 左右岸基坑废水处理系统均布置于基坑旁。 这种基坑废水排放技术措施合理有效,经济可行。 简单流程如图。 图 基坑废水处理设计流程方案图 本工程基坑废水处理涉及构筑物为清水池,左、右岸各设置两个清水池,一用一备,右岸排水强度设计清水池蓄水时间为 2h,水池的设计尺寸为 20m12m。 絮凝剂 泵 清水池回用 定期清理污泥送渣场 基坑废水 沉淀池 沉砂池 泵 428 左岸基坑与工程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的废水处理系统以及汽车保养站距离较近,可利用地形把其各自处理后的上清液体汇集到一个清水池,即可节约工程占地又能节省工程投资,更有利废水回用。 4) 可行性分析及保证措施 基坑废水水量较大,非连续排放,但废水成分中主要以悬浮物和 pH 为主,从已建水电工程经验,采用选定的方法能较 为有效地处理基坑废水。 为保证其上清液中悬浮物和 pH浓度不影响回用效果,在抽水时控制水泵的深度,保持水泵在上清液部分;为控制投药量,保证出水水质,增加出水监测。 c) 含油废水处理 本工程含油废水处理执行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石油类处理目标为 10mg/L 以下,该废水可采用 CYT30 型同向流隔油池处理系统来进行废油的回收,清液通过施工场内污水管网送至清水池供施工使用。 工艺如图。 图 含油废水处理设计流程图 设计处理量为 20m3/h,设计水平流速为 ,停留时间 10min 隔油池排油除泥周期为 7 天。 本处理系统主要设备为小型隔油池,该设备不需要做基础,只需放置于平整水泥地坪上,连接好管道即可运行,运行时利用高差,设备进水、出水、放油均为自动完成,且设备基本不需要人员管理,一般只需一人兼管即可。 d) 施工期生活污水处理 1) 设计方案比选 根据工程布置特点,生活污水处理拟定了 3 个比选方案。 方案 1:采用化粪池处理。 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放。 此方案造价低,运行费低,但处理效果较差,在以往的工程中 应用比较广泛。 方案 2:采用成套设备处理。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增强和排放标准的提升,适宜于小型隔油池 含油废水 废油收集 上清液回收利用 429 处理规模较小的生活污水的成套处理设备在水电工程中也日受青睐。 生活污水属于低浓度有机污水,可生化性好且营养元素种类比较全,同时受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可能性比较小。 在一体化处理设备中采用水解+接触氧化处理工艺,设调节池调节污水水质、水量,水解池具有有机物酸化的作用,曝气系统采用射流曝气器。 设备体积小,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 方案 3:采用生物净化池法。 该方法是集预处理池、一级厌氧消化池、二级消化池和生物滤池于一体的二级污水处理装置。 方案比选:方案 1 工艺最为简单,投资低,运行费用低,但处理效果达不到排放标准,不能满足环保要求;方案 3 的投资比方案 1 大,比方案 2 小,处理效果较好,基本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但其运行中的操作较复杂,占地面积大,在施工结束后,整个处理系统不能再利用,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方案 2 的投资比方案 3 稍大,处理效果好,已有成功的经验,其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且处理设备在施工结束后可重复利用,用于其他工程或当地的生活污水处理,可节省资金。 因此,推荐方案 2 作为设计方案。 2) 推荐方案工艺设计 经过比较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简 单生物净化池处理施工生活污水。 污水生物净化池是利用生物厌氧化技术和好氧过滤相结合方法、集生物、化学、物理处理于一体,采用 “多级发酵技术、多种好氧过滤和多层次的净化 ”逐级降解的装置。 此种装置使污水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静源化,还可防富营养化,具有占地少,造价低、无耗能、耐冲击、出水水质好、构筑物和滤料使用年限长、清掏周期长,管理简便等优点,是一个小型二级处理系统,适用于小规模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具体工艺流程如图 所示: 图 生活污水 生物净化处理设计流程方案图 格栅截留井 沉砂井 厌氧消化池 (1) 厌氧消化池 (2) 生物滤池 农田灌溉 生活污水 430 根据施工布置,施工营地分为左、右岸两部分。 施工高峰期人数为 1200 人,全部居住在左岸施工生活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均用水指标 (150L/人 d)的80%计算,则每人日排放污水量为 120L,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 144m3/d。 生物净化池的池容取 1000m3,生物净化池总工程量见表。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基本可以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表 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处理生物净化池工程量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1 土方开 挖 m3 20xx 2 土石方回填 m3 400 3 混凝土 m3 4 钢筋制安 t 5 浆砌石 m3 280 6 管道 (200mmPVC 管 ) m 1600 e) 施工期低干渠水质保护措施 为保护低干渠水质不受工程施工的影响,要求成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接受建设单位环境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全面负责本工程建设期间环保、水保项目管理、环保、水保监理、环境监测和相关设施设备运行和维护上的协调工作等。 通过实施施工区空气环境保护措施,将粉尘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尽量减少粉尘进入水 体带来的污染;通过实施施工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措施,尽量减少固体废弃物滑落进入渠道,降低对低干渠的运行带来的影响;还要做好左岸弃渣场的防护以及渣场周边排水措施。 除此之外,根据施工场地布置,在低干渠沿施工场地一侧应设置围栏进行临时拦挡,围栏应出露地表高 ,可用建筑脚架钢管支撑,拦板可重复利用修建施工道路时选择的建筑用竹制和木质板,规格为 左右,采用分段埋桩,铁丝绑扎固定,共需要拦板 120 块,钢管 160 根,由于施工道路设计方案中已考虑此项投资,本方案不计列。 大气环境 保护措施 本工程施工区施工产生的粉尘将对两地周围环境、 XX 村居民和施工区内施工人员产生影响。 施工高峰期施工区内施工人员有 1200 人,为保护好施工区及其周围的大气环境和居民及施工人员健康,应采取以下措施: 431 a) 改进施工工艺 结合优化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采取减粉降尘措施;优化开挖爆破方法,采取产尘率低的开挖爆破方法。 工程爆破方式应优先选择凿裂爆破、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缓冲爆破技术等,以减少粉尘产生量;采用湿式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粉尘的产生量。 混凝土拌和采用成套封闭式拌和楼进行生产,水泥和粉煤灰运输采用封闭运 输,以避免运输和拌和过程中的扬尘,要保证拌和楼和运输容器良好的密闭状态。 b) 配置必要的除尘设备 生产过程中,需注意喷雾器的维护,保证骨料得到足够的润湿; 爆破钻孔设备要选用带除尘器的钻机,减少粉尘的排放量; 本工程混凝土拌和楼粉尘采用袋式除尘装置,初选 QMC2413 型袋式除尘器,该设备除尘效率达 99%;水泥和粉煤灰输送采用封闭设备,以避免水泥、粉煤灰输送和拌和楼运行过程中的扬尘。 本工程运输车辆多为大型运输车辆,施工运输车辆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车辆,保证尾气达标排放。 c) 除尘防护措施 施工人员 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在开挖、爆破高度集中的坝区、厂区进行洒水,以加速粉尘沉降,缩小粉尘影响时间与范围,非雨日每天洒水 3~ 5 次;地下工程通过采用增设通风设施,加强通风,降低废气浓度;在工作面喷水或装捕尘器等降低作业点的粉尘;爆破时应尽量采用草袋覆盖爆破面,以减少爆破产生的粉尘;施工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在混凝土拌和楼作业区进行洒水,降低混凝土拌和楼区粉尘排放,每天洒水不少于 3 次;加强对混凝土系统吸尘、收尘设备的使用效果的监测;混凝土系统作业人员应加强劳动安 全和卫生保护,必须配戴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配备洒水车 1 辆,进行洒水降尘,以道路无明显扬尘为准,非雨日每天洒水不少于 5 次,确保扬尘削减到最低;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粉尘,采用密闭式集装箱运输,原料和产成品运输实行口对口密闭传递。 噪声控制措施 a) 噪声源的控制 通过预测分析,施工区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 噪声的危害通过声源、 432 传声途径、受体三个环节构成,噪声危害的控制主要针对这三个环节进行控制。 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 采购符合环保要求施工机械 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标准的施 工机械,如运输车辆噪声符合GB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值》和 GB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其它施工机械符合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限值》。 在满足上述标准情况下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施工工艺,如卡特 751 型载重汽车在其行使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声级比同类水平的其他车辆低 10~ 15dB。 采取设备降噪措施 对破碎机、筛分楼、拌和楼、空压机、制冷压缩机等大于 100dB 的固定噪声源,应采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屏障、隔声罩和隔声间,以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尽量减少噪声对敏感受体的影响。 如选用的 拌和楼具有隔音降噪功能时,楼外比楼内噪声声级低约 25dB;砂石筛分车间应采用聚安脂筛网,以降低噪声发生量。 尽量缩短高噪音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配备、使用减震坐垫和隔音装置,降低噪声源的声级强度。 施工中加强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做好机械设备使用前的检修,使设备性能处于良好状态,运行时可减少噪声。 b) 交通噪声控制 1) 场内交通 施工区交通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在左岸主干道公路、坝址至抱板的简易公路沿线,为了降低道路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也为了保证施工中运输车辆的行驶安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 在危险路段、降噪路段设执勤人员;车辆在本段应适当减速行驶,并禁鸣高音喇叭。 (2) 加强道路养护和车辆的维修保养,降低机动车辆行驶速度。 (3) 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施工车辆行驶对两边居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夜间,在夜间 22:00 后应禁止施工车辆运输。 2) 进场公路 考虑到进场交通运输噪声对两边居民的影响,需采取降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禁止夜间运输。 433 c) 敏感点防护措施 为了减轻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在施工区靠敏感点 XX 村一侧建一道隔声墙,厚度以相应的墙体材料为准。 1) 隔声墙 材料的选择 常见的隔声墙材料有砖墙,粉煤灰轻质砌块,炉渣隔墙板,石膏砌块,预制混凝土板,陶粒复合隔墙板,彩钢复合板等。 以上均为单层隔墙,可在内侧另加一定厚度的吸声材料,如矿渣棉等,起到复合消声的作用。 各种材料性能、造价比较见表。 表 隔 声 墙 材 料 与 投 资 比 较 表 材 料 厚 度 (mm) 隔声量 (dB(A)) 单 价 (元 /m2) 砖墙 (双面抹灰 ) 280 30 80 普通混凝土预制板 (刮腻子喷浆 ) 160 28 123 复合石膏板 150 26 120 加气混凝土墙 150 27 132 炉渣砌块 190 24 124 彩钢复合板 120 25 118 石膏砌块 120 27 115 陶粒混凝土砌块、混凝土槽 (槽中填土 )砌筑 150 32 150 由上表可知,各种材料做成的隔声墙都具有较好的隔声效果,但考虑到造价、墙体安全性、耐久性能等因素,建议采用砖墙材料。 为了保证隔声效果,可在砖墙外侧包附 20mm 厚的矿渣棉或其他类似吸声材料。 为加强墙体的坚固性,墙体底部采用 厚, 高 (埋深 )浆砌石作为基础,上面再 建 4m 高的实心砖墙,中间每隔 10m打一稳定砖柱。 2) 隔声墙布设 针对工程开挖以及混凝土生产系统等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在征地范围线内建造隔声墙。 考虑到 XX 村居民区与左岸施工场地距离较紧,在居民区靠近施工场地侧修建长 420m的隔声墙。 在施工营地的建设中应考虑设置双层窗进行噪声防护。 隔声墙结构示意见图。 同时从居民生活切身利益考虑,在建设前需征求居民意见,如果大部分居民愿意接受补偿,可以考虑对居民进行补偿,或采取其它措施。 434 图 隔声墙结构示意图 3) 隔声墙防护合理性分析 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居民点实施隔声墙防护可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隔声墙是根据各噪声源与敏感点位置关系、地形条件以及噪声源强大小确定隔声墙长度和高度,能有效控制敏感点噪声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类标。海南省xx江xx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1-12部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