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型钢砼梁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程钢材的切割采用气割、锯床等方法。 在气割钢板和型管材时,厚度在14mm 以下时缝宽为 2mm;厚度在 16~ 20mm 之内时缝宽为 ,气割后的钢板和型管材气割面的平面度和割纹深度以及局部缺口深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xx)的规定。 6. 加工 为了消除切割后钢材硬化或产生淬硬层,以保证构件连接接触 严密、平整和其焊接坡口的加工质量。 所以需要对切割后钢材的边缘进行加工,以确保加工的精度。 边缘加工的宽度、长度、边直线度、相邻两边夹角、加工面垂直度以及加工面表面粗糙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xx)的规定。 7. 制孔 钻孔在钻床上进行。 为了确保指控的质量应预先在零件上冲成或钻成小孔,待结构装配时,将孔扩钻至设计孔径,确保孔壁不受损伤达到孔壁光滑。 为了确保群控制作的质量,应预先制成钻模,严格控制孔群的位置,制孔时将钻模覆在零件上钻孔。 所有制孔的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 GB5020520xx)的规定。 8. 焊接 1) 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的焊剂,焊丝、焊钉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2) 焊接型钢的结构件时,当翼缘板和腹板要拼接时,按长度方向拼接。 腹板拼接的拼接缝拼成“ T”字形;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缝的间距应大于200mm,拼接焊接应在型钢组装前进行。 3) 需要弯曲的型材和钢管用滚板机滚制,滚制的型材和钢管弧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如果弧度有偏差,应进行矫正。 9. 组装 1) 钢结构组装前 ,应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下料单 ,清点和检查加工件的材质、规格、数量和质量 ,并将组件连接接触 部位和沿焊缝边缘每边 30~50mm 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清除干净。 2) 组装平台及拼装模具应经测平 ,组装平台平面高低差不应超过 4mm,并加以固定 .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的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以保证构件组装的精度。 ~ 12 ~ 3) 组装时应防止焊接变形。 为了保证焊接结构的质量,防止焊接产生应力、变形和裂纹等缺陷,所以本工程在组装焊接时,选择对称法的施焊顺序,焊缝布置的位置采用两边对称,尽量减少焊缝和不等规格或异种钢材相焊;采用较大的夹具将焊件固定以增加罕见的刚度;采取反变形的措施,即在焊前进行组装,先将焊件向与焊接后产生变 形相反的方向进行人为的适量变形,以达到焊后抵消变形的目地。 4) 组装时应进行零件组装的调整定位,以防止过大的外力强行组对,避免构件内产生附加应力、产生疲劳或裂纹等缺陷。 10. 矫正 钢构件因焊接产生的变形,本工程采用机械和高温加热矫正调直,进行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 9000C,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在矫正过程中,不得损坏钢材材料组织。 1 清理: 整根型钢梁焊接完成,必须清理所有焊缝焊碴,必要时进行打磨平整。 ~ 13 ~ 第五节 钢结构吊装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99) 嘉兴市《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细则(暂行) 汽车式起重机的技术参数 二、吊装方案概述 型钢混凝土用 H 型钢在工厂制成加工完成后 ,运往现场进行吊装。 吊装工作需与土建施工单位配合进行。 本工程吊装构件单重最重约 6 吨,最高吊装高度最高约为 25 米,工作幅度最大在 35 米左右,根据楼层不同相应采用 75~200 吨汽吊以满足吊装要求。 三、吊装工艺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钢结构安装的工艺流程为: 构 件 运 输 到 位H 型 钢 拼 装焊 接 固 定H 型 钢 吊 装与 砼 梁 柱 固 定安 装 安 装校 正临 时固 定校 正临 时固 定设 备 调 试 就 位 ~ 14 ~ 1. 吊装前的准备 钢结构安装前应按构件明细表核对构件 的材质、规格及外观质量,查验零部件的技术文件(合格证、试验、测试报告以及设计文件、设计要求、结构试验结果的文件)。  所有构件 ,必须经过质量和数量检查 ,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并经办理验收、签字手续后 ,方可进行安装。  制作过程中遗留的缺陷和运输途中产生的变形 ,均应矫正后才能安装。  钢结构在吊装前应将表面的油污、泥沙和灰尘等清除干净。  在吊装前编制吊装方案,并经监理等有关单位的审定批准。  钢结构构件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堆放构件下应铺设垫木,并按种类、型号、安装顺序编号分区放置。 2. 钢结构吊装 本工程吊装时采用 多吊点。 起吊和平移应缓慢。 3. 安装校正 H 型钢拼接好后应对直线度进行调校,钢梁就位后应对水平度进行调校,并按土建轴线对钢梁位置用千斤顶及手拉葫芦进行调校。 四、 H 型钢现场拼装方案 型钢砼用 H 型钢在工厂制成加工完成后 ,运往现场进行拼装, 接头错开连接。 第六节 、型钢梁砼施工 一、 钢筋 型钢混凝土梁操作要点 ( 1) 、 将钢梁表面清理干净,检查施工作业的操作平台,搭设稳固,防 护安全。 ( 2 )、 钢筋定位:依据梁标高及轴线位置确定梁面钢筋的高度及水平位置。 在梁面钢筋的下表面焊接定位横担钢筋,并在钢梁底搭设用于临时支撑梁底钢筋的支架(在箍筋绑扎前将主筋支起,主筋比设计位置高即可,同时支架的位置不能影响套箍筋)。 横担钢筋选用大直径的钢筋,纵向间距 3米 (依据梁主筋的直径大小确定其纵向间距 ,确保主筋不下坠为准 )。 图 5 梁 定 位 钢 筋 示 意 图横 担 定 位 钢 筋钢 梁梁 面 主 筋 下 表 面 标 高~ 15 ~ 主筋安装: ( 1 )、 主筋顺序:先安装内箍筋内的主筋,内箍筋安装后,再安装内箍筋外的主筋。 首先进行梁底钢筋安装,再安装梁面钢筋。 ( 2)、 主筋安装:梁面或梁 底钢筋全部放置在一排上,不允许有二排钢筋(二排钢筋影响另一方向的钢筋安装位置)。 主筋摆放完毕后,检查钢筋的端头锚固、接头位置、接头面积百分率等复核要求后,钢筋接头连接。 ( 3)、 钢筋连接:钢筋连接接头位置下部钢筋接头在梁端跨度的三分之一范围内,上部钢筋接头梁中跨度的三分之一范围内。 钢筋连接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若为搭接连接,其搭接长度要复核要求。 钢筋的连接具体规定: a) 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倍; b) 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 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 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倍搭接长度( Ll)。 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 25%; c) 当钢筋的直径 d> 18mm 时,采用 套筒连 接 . d)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d(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 较大值)且不小于 500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 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 箍筋安装:箍筋制作为整箍筋。 在梁面两侧主筋上按照设计间距划位置点。 箍筋的开口放置在梁面,相邻开口错开放置。 箍筋从下向上拉开后套在梁主筋上,同时将箍筋上部与主筋绑扎牢固。 箍筋绑扎要将箍筋与主筋、腰筋的交点全部绑扎牢固。 腰筋安装:内箍筋安装完毕后,将靠近内箍筋一侧的腰筋绑扎在箍筋上,将外侧腰筋临时固定在箍筋上,外箍筋全部绑扎完毕后进行绑扎到位。 5. 外箍筋绑扎与内箍筋做法相同,绑扎完毕后,绑扎拉结钢筋,最后将梁底部钢筋落到箍筋上并绑扎牢固。 焊接主筋锚固段,由专业焊工进行焊接,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 5d。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一般在梁底部采用 专业定做水泥 土垫块或塑料垫块,侧面采用塑料卡。 最后加防裂网,防裂网用扎丝绑扎牢固,绑扎点间距控制在 500mm。 最后进行验收。 ~ 16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