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山药斑枯病内容摘要:
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生褐色小点,后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 610央褐色,边缘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病情严重的,病叶干枯,全株枯死。 该病秋季发生较普遍。 病原 u 称薯蓣壳针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生于叶面,散生或聚生,突破表皮外露,器壁膜质暗褐色,大小 90 一 144m;分生孢子倒棍棒状,近圆柱形,正直或略弯曲,宽窄不一,无色,透明,具隔膜 214 个,基部钝圆形,顶端较钝,大小60、7046(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翌春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释放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 该病苗期和秋季发生较普遍。 防治方法参见山药炭疽病。 专利查询。药用植物山药斑枯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