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6-10首课件内容摘要:

,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解读诗题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 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 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 315首诗都称为 —— 龚自珍( 1792年 8月 22日~1841年 9月 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7岁中举人, 38岁中进士。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 “ 更法 ” 、 “ 改图 ” ,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 “ 三百年来第一流 ”。 著有 《 定庵文集 》 ,留存文章 300余篇,诗词近 800首,今人辑为 《 龚自珍全集 》。 著名诗作 《 己亥杂诗 》 共 350首。 《 己亥杂诗 》 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 1839年),这一年作者 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在往返京杭的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 315首七绝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总题 《 己亥杂诗 》 ,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 5首及第220首被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 了解背景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欣赏图片 1 英法联军打到家门口的时候,皇帝居然带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 欣赏图片 2 这是大清朝的官员们。 面对趾高气扬的列强,大气都不敢出。 只顾得贪污腐败,剥削欺压人民。 欣赏图片 3 这是当年外国人拍摄中国烟民做成的明信片,东亚病夫的形象世界流传。 读诗要求 ( 1)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自己已知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龚自珍 清 九州生气 /恃 /风雷, 万马齐喑 /究 /可哀。 我劝天公 /重 /抖擞, 不拘一格 /降 /人才。 【 注释 】 九州:指中国。 • 生气:焕发生机,生气勃勃。 • 恃风雷:恃,依靠。 风雷,本指风神、 雷神,这里比喻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喑: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 •天公:造物者。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降:降生。 A. 九州生气恃风雷, 1.“生气 ” 真的是指的中国 “ 发脾气 ” 吗。 答: 在这里用 “ 生机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 ”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 “ 九州 ” 这样的语言环境。 答: 表现了诗人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不满。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 ?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 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 “ 四书五经 ” 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万马”你想到的是什么词。 (万马奔腾、万马齐鸣)那是何等热闹、壮观。 而这 “ 万马齐喑 ” 呢 ?看到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场面。 正因为“哀”、恨,所以大家盼望着一场风雷来唤醒这九州的生气啊。 龚自珍 希望的 “ 九州生气 ” 是怎样的。 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说。 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 …… 他希望那如风雷一般强大、一般迅疾的变革啊。 这满心期盼你能读出来吗。 (读第一行诗)读。 让这场变革来得更快些。 读。 让这场变革来的更猛烈些吧。 读。 盼望着九州生气,可偏偏生活在这样万马齐喑的哀世中,叫人怎么不感慨。 合起来在读这两行诗。 这首诗写下后不到一年,英国的大炮首先轰开了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让这个本已贫困的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读。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束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政治昏暗 呼唤改革 } 殷切希望 心底呼唤 希望改变现状 期待人才辈出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作者通过创造了 “ 万马 ”“ 风雷 ”“ 天公 ” 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 这样 “ 创景抒情 ” 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 “ 借景抒情 ”“ 触景生情 ” 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课下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读龚自珍其他的诗或文,更真切的感受他的情。 (拓展 《 己亥杂诗 》 第 5首) 己亥杂诗(第五首) 【 清 】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主题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也表述了自己虽辞官回家,也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仍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愿望。 表现了一个政治家时时处处以国事民事为重的爱国情怀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9 浣溪沙 宋 苏轼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娱乐而创作的歌辞。 后来逐渐脱离了与音乐的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一直以格律诗的面貌流传至今。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 可见它已成为我国宋代的主要文学样式。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 什么是词。 不同曲调的歌词 ,它的段数 ,句数 ,韵数 ,字数和平仄 ,都有不同的格式。 词保留了这些歌词格式 ,称为词调。 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 ,叫做词牌 ,可以做为后人继续照样填词的标准。 词依据字数的多少 ,分为小令 ,中调和长调。 根据段数的多少 ,词分为四类 :一首词只有一段的称为单调。 有两段的称为双调 ,第一段叫上阕 ,第二段叫下阕。 有三段的称为三叠 ,有四段的称为四叠 ,分别称为第一 ,二 ,三 ,四叠 .其中双调的是最为常见的形式 ,三 ,四叠的都很少。 词有哪些特点。 •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