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种子脱水的几项技术内容摘要:

1、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杂交玉米种子脱水慢、影响种子质量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当地种子公司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促进杂交玉米种子脱水的技术,供各地同行参考。 1 除父本玉米制种田授粉结束后立即割除父本植株,既能促进母本植株的光合作用,又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加速子粒灌浆成熟速度,还能促进种子脱水。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割除父本行比未割除父本行的种子含水量降低 2%3%。 秆扒皮一般在玉米进入蜡熟期(9 月上旬)进行。 这时玉米籽粒含水量在40%以上,正是降低种子水分的大好时机。 采用的方法是:将果穗苞叶扒开,使果穗及早裸露接受光照。 这样有利于籽粒中有机物 2、的转化,并能有效地控制穗腐病的蔓延和玉米螟的为害。 一般站秆扒皮比未站秆扒皮的含水量降低3%4%。 要特别注意 2 点:一定要把玉米苞叶拉到基部,以免拉到牛截形成“杯”状,造成雨水聚集区,使种子发霉;要掌握好扒皮的时间,扒早了种子成熟度不够,将影响种子质量,扒晚了起不到作用。 秆脱水削秆脱水是指在站秆扒皮的基础上,中后期将玉米果穗以上的茎秆削掉,使整个果穗位于植株的最上端,充分通风透光,以便快速降低水分,这样可以切断或减少植株快了果穗的脱水。 茬脱水在收获时(指玉米种子进入完熟期),每隔 46 行母本行留 2 行,将玉米茎秆割掉大部分,留茬 50 厘米左右,然后把收获的玉米果穗外部的苞叶剥掉,留下内叶 3、 34 片,将每 68 个果穗捆成 1 把挂在高茬上,随掰、随捆、随挂,23 天转动 1 次,使每穗的各面得到均匀脱水。 2 袋晾晒将收回的果穗剥皮去掉花丝,整齐地装入网袋之中,然后一袋袋码放在通风透光良好的水泥台、木架或有条件的房顶上,23 天翻动 1 次,阴雨天要提前遮盖塑料布。 应注意的是,每个网袋中玉米果穗不要放得太多,以半袋为宜;各个网袋排放距离不要太挤,以免影响晾晒效果。 院搭架晾晒在场上或农户院内选择采光及通风良好、干燥向阳的地方用木棍、铁丝等材料搭成架子,架高 150 厘米左右,然后将玉米果穗 810 个捆成 1 把,搭在架上,23 天转动 1 次。 或者用作物秸秆、木棒等物搭成高 8 4、0厘米的上下通风平台晾晒,平铺果穗的厚度不超过 30 厘米,隔 2 天翻晒 1 次。 顶、晒场晾晒选择水泥地面、房顶、向阳窗台等场所,将去净苞叶、花丝的果穗平铺在房顶或晒场、窗台上进行晾晒,做到果穗均匀摊平,厚度不超过 80 厘米,每天翻动 1 次,以免下面的果穗受潮籽粒发霉,夜间还要加盖塑料布等防潮,一般晾晒 1 个多月可降到安全水分。 树晾晒对于农户生产的少量杂交玉米种子,可利用自家院内的树木进行晾晒,方法是,将收获的玉米剥掉外皮,剩下 34 片内皮,用内皮将果穗束在树上,一般应从树干 1 米高处开始绕树束果穗,每圈束 68 个果穗,束至适宜高度即可。 这样晾晒果穗,通风透光好,就地取材,方法简 5、单,但要注意,树干距地面 1 米处要捆缚塑料布,以防老鼠上树为害,果穗顶端也要遮盖塑料布,以防受雨雪侵蚀。 粒晾晒当收获的玉米果穗籽粒水分降低至 18%20%时即可脱粒。 度不超过 5 厘米,勤翻勤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晾晒方法。 应注意的是,要保持地面干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收堆。 械烘干利用煤、电等烘干设备加热干燥种子,将玉米果穗或籽粒通过传输机运送到烘干炉中烘干,达到迅速降低水分的目的。 烘干时种子温度不宜超过 46,以免损伤胚芽,含水量超过 16%的种子应采取 2 次分段干燥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加工机械设备的种子生产单位,缺点是成本较高,且烘干的种子色泽较差,但在自然降水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可行措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