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登高1内容摘要:

志士和我一样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面对生命的短暂,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虽凄苦冷落却并不消沉。 2020/12/23 •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落木),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长江),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有一种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落木 长江 无边 不尽 萧萧 滚滚 生命之短暂 时间之永恒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沉郁 高昂 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 下 来 因此 这两句诗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它 用神来之笔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但 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的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 —— 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思考 :诗人仅仅是悲叹大自然之秋吗。 2020/12/23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 第三联中写到那些可悲可叹之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地之远。 悲秋:时之凄惨。 常:久。 作客:客居他乡。 百年:年暮垂老。 独: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 此时却是异地独自登台。 颈联 2020/12/23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 、漂泊他乡 、 人到老年 、 体弱多病 、孤独无依 ,再加上 国家多难 ,诗人身受八重愁苦。 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颈联 由眼前景到 心中情 ,使人感到诗人 羁旅之愁 和 孤独之感 ,就像无边落木和不尽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诗人采用这种层层递进的顿挫的笔法,使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更深刻地表达出来了。 诗中反映的 虽是诗人的个人遭遇,但我们从中却可以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 可见诗人不仅在悲自然之秋,也在悲人生之秋。 “艰难苦恨繁霜鬓”。 “艰难”不仅只诗人一生 颠沛流离、坎坎坷坷,生命困顿、命运多舛 ; 还指国势危艰。 这位忧愤深广的老诗人无论自己处境如何始终关注天下苍生。 造成杜甫悲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从那句可以看出。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