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风暴雨后水稻管理内容摘要:

1、庆部分地方相继发生了大风、冰雹、暴雨、洪涝灾害,给小春作物的收晒和大春作物的生长带来较重损失。 据气象预报未来我市仍将可能发生冰雹和暴雨天气。 为了把大风暴雨等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现就当前在土作物提出以下补救措施。 大风暴雨所到地区,水稻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 此时,首先必须先鉴定其是否受涝而死亡;第二对未死的水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损失。 (一)尽快排水。 涝后应立即组织人力,集中排水设备,进行排水抢救。 争取让苗尖及早露出水面,减少受淹天数,减轻损失。 但是,在排水时应注意,在高温烈日期间,不能一次性将水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 切忌一次性排干。 如果一次性排干,会因水稻长期浸泡在 2、水里,生活能力减弱,茎叶柔软,遇晴天烈日暴晒,植株容易枯萎,反而加重损失。 但在阴雨天,可将水一次性排干,有利于秧苗恢复生长。 (二)打涝漂浮物,扶苗洗苗。 受涝秧苗在退水时,要随退水涝去漂浮物,减少稻苗压伤和苗叶腐烂现象。 同时在退水刚落苗尖时,可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沾污茎叶的泥沙,进行洗苗,这对水稻恢复生机效果良好。 一般在水质混浊、泥水多的地区,容易积沙压伤秧苗。 处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前期的秧苗,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理,结合清除烂叶、黄叶,有较好的效果。 (三)查苗补缺。 苗期受涝后要进行逐田块检查,如发现缺株,要立即补齐。 补苗的方法:一是利用原来的余秧补栽。 二是分株,就是在未受涝或涝轻的田里,选取生 3、长良好,正在分蘖的稻株,分出部分移栽到缺苗的田中。 三是移苗补田,即如果缺苗严重,可将几块田里的稻苗移到一块田里,空出的田块可重新育秧移栽或直播晚稻,或改良其它作物。 (四)轻露田,补施肥料。 排水后稻苗恢复生机,即进行一次轻露田,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轻露田后结合灌浅水补追一次速效肥料。 一般处于分蘖期的每亩可追施尿素 斤,氧化钾 斤,以促进幼穗分化,壮秆大穗。 (五)加强病虫防治。 据市农技总站预测,今年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将偏重发生。 水稻受涝后,由于叶片损伤,增加了感病的机会,白叶枯病、纹枯病,受涝后往往危害严重,要及时用药防治。 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噻嗪酮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氟虫腈+三唑磷、氟虫腈、毒死蜱等药剂,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丰登等,纹枯病用井岗霉素、纹枯净进行防治。 (六)蓄留洪水再生稻。 对处于幼穗分化期至孕穗期的水稻(如我市沿江河谷地区),甚至是今后抽穗开花期长时间受淹的水稻,退水后穗部已毁,但根茎仍活,腋芽萌发快的稻苗应及时割去地上已坏死部分,蓄留洪水再生稻,利用涝灾后头季稻剩下相当多的时间和温光水资源,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