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新审定的鲜食玉米品种内容摘要:

2、 粗淀粉 抗病性:河北省农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结果,2003 年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感矮花叶病,高抗玉米螟。 2004 年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感玉米螟。 产量表现:2003 年河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试验平均亩产鲜穗 004年同组试验平均亩产鲜穗 培技术要点:春、夏播种植均可,与其他玉米品种空间隔离 300米以上种植,留苗密度 30003500 株亩。 整个生育期要加强肥水管理。 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危害。 一般在雌穗吐丝 2325 天后采收。 推广意见:适宜河北省鲜食玉米种植区种植。 3、号(审定编号:冀审玉 2005026号)该品种为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1998 年育成。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浅紫色,苗期有分蘖现象。 株型松散,总叶片数1718 片。 株高 212厘米左右,穗位 85厘米左右。 雄穗分枝 1117 个,花药黄色,花丝浅绿色。 果穗锥型,穗长 18厘米左右,穗粗 行数14行左右,行粒数 31粒左右,出籽率 右,千粒重 340克左右,籽粒黄、白、黑三色,排列整齐,穗轴白色。 蒸煮食味粘度高,口感细腻,无皮感。 从出苗到采收鲜果穗 76天左右,生育期 92天左右。 籽粒品质:2004 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粗蛋白 粗脂肪 赖氨酸 粗 4、淀粉 抗病性:河北省农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结果,2003 年中抗大斑病,高感小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感玉米螟。 2004 年中抗大斑病,高感小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高感茎腐病,中抗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感玉米螟。 产量表现:2003 年河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试验平均亩产鲜穗 004年同组试验平均亩产鲜穗 培技术要点:510 厘米地温稳定通过 12时播种。 与其他玉米品种隔离300米以上种植,留苗密度 30003500 株/亩。 整个生育期要加强肥水管理。 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危害。 受粉后 20天左右及时采收鲜穗。 推广意见:适宜河北省鲜食玉米种植区种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