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杆菊 蜡菊 贝细工内容摘要:
1、菊 贝细工学名:年生草本花卉,常作 12 年生栽培。 科属:菊科蜡菊属别名:蜡菊、贝细工简介:麦杆菊为一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因其花干后不凋落,如腊制成,是制作干花的良好材料,是自然界特有的天然“工艺品”。 同属种类有砂生蜡菊、伞花蜡菊等。 多年生草本作一年生栽培,耐寒性弱,降霜会枯死。 植地宜日照良好,保水,排水,保肥力良好之土地。 花径 56硬,色彩丰富,有红、桃、黄、白及中间色等。 产地:原产于澳大利亚,现世界各国多有栽培。 形态特征:株高 5090 厘米,茎多分枝,全株被微毛。 叶互生,条状披针形,全缘,无叶柄。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 总苞片多层、膜质、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短,内部各层苞片伸长酷似舌状花,有白、 2、黄、橙、粉、红及暗色等,一般被人误认为花瓣。 黄色小型的管状花聚生在花盘中央。 瘦果灰褐色,光滑。 花期 79 月。 生长习性:麦秆菊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不耐寒,忌酷热,在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肥沃和疏松的土壤上生长良好。 发芽适温:15长适温:12壤: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要求排水良好。 水分:水份不宜过多,否则植株高大,开花较晚,忌水湿。 日照:喜阳光,阳光不足影响开花。 肥料:生长期每半月施肥一次,花期增施两次磷钾肥。 温度:喜温,也耐寒冷。 播种适温为 20,生长适温为 20。 应用:可布置花坛花境,也可盆栽观赏,另外可用其作干燥花、切花和插花。 同属植物约 350 种,目前常栽培的有:1 毛叶麦秆菊,具蔓延茎,叶片倒卵圆形,头状花序单生银白色,原产新西兰;2 伞花麦秆菊,基部有些灌木状,叶片卵圆形,头状花序伞呈房状,总苞苞片长圆形,先端钝,乳白色。 原产南非;3 天山麦秆菊,为宿根草本,全株密被绒毛,叶片狭披针形,头状花序呈伞房状,黄色或桔红色,彩夺目,十分动人,在岭南的花圃普遍种植。 专利查询。麦杆菊 蜡菊 贝细工
相关推荐
选项中 A 极不变。 C 和 D 两项中的反应为 Fe +2A gN O3== =2A g + F e ( N O3)2,其中 C 选项中 A 极变细; D 选项A 极变粗。 3.( 多选 ) 已知原电池反应为: Zn + Cu2 +== =Z n2 ++ Cu ,该原电池材料及电解质溶液可能是 ( )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 Zn Cu CuCl 2 溶 液 B Cu Zn H 2 SO
极 C. 工作时电极负极区溶液的 pH 值减小 D. Z n 是负极, Ag2O 是正极 4. 将两个电极放置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即可产生电流,该装置称为燃料电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通入甲烷的电极为正极 ②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O2+ 2H2O + 4e-== =4O H- ③ 通入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CH4+ 2O2+ 4e-== =C O2+
项错误;原子形成离子键时,失电子带正电荷,得电子带负电荷,且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得失电子数一致, C 选项正确;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 选项正确。 答案为 B。 2 . D A 中有 2 处错误:没有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方向。 Na+电子式加了方括号。 B 中 Na+、 Br-都没有标离子所带电荷数。 C 中,应把氟原子、氟离子分写在镁原子、镁离子的两侧,两个氟原子不能合并表 示。
1、时也是农业、工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 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不仅避免了因腐烂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以地养地,而且为大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夯实了地力基础。 世界上凡是农业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施肥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和大部分农作物秸秆的还田利用。 大量的科学试验研究结果也表明,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地力培肥措施。
___。 ( 8)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有 ________ 、________。 ( 9) 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10) 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原子是 __ ______。 ( 1 1)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 子层数 2 倍的原子有 ________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