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摘要:
速圆周运动 ) ( 3)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 ( 物体做曲线运动 ) 第 3 步 例证 —— 典例印证,思维深化 ( 多选 ) ( 2020 衡水高一期末 )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 运动规律 B .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 C . 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 . 运动的物体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时应把握牛顿第一定律的三层含义: ( 1) 不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 ( 2) 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 ( 3)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但不能说惯性定律就是惯性 . 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它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惯性大小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 而惯性定 律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 ( 合外力为零 ) 的条件下所遵守的运动规律,它指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总之,惯性和惯性定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惯性定律揭示出物体具有惯性 . 故选 A 、 C 、 D. 【答案】 ACD 牛顿第一定律巧应用 ( 1) 由 “ 因 ” 索 “ 果 ” :在判断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把握准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 . ( 2) 由 “ 果 ” 索 “ 因 ” :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然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所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应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 ( 3) 应用步骤: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时,一要看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二要看物体现在的受力情况及所受合力是否为零,最后判断由于物体具有惯性将会出现的现象 . 第 4 步 巧练 —— 精选习题,落实强化 1 . ( 2020 厦门高一检测 ) 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 的原因 ” 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和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 A .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 . 伽利略、牛顿 C . 伽利略、笛卡儿 D . 亚里士多德、笛卡儿 【解析】 由物理学史可知,伽利略通过 “ 理想斜面 ” 实验推翻了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的观点,而牛顿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 故选项 B 对, A 、 C 、 D 错 . 【答案】 B 2 . ( 多选 ) ( 2020 茂名高一检测 )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 A . 物体的运动是依靠惯性来维持的 B . 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 C . 物体 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 D . 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解析】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由于惯性的存在物体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A 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错;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有外力作用, C 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因为力而发生改变, D 错 . 【答案。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相关推荐
为 A 、 B 、 C. 【答案】 A B C 合力 F 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合力的范围: | F 1 - F 2 |≤ F ≤ F 1 + F 2 . 第 4 步 巧练 —— 精选习题,落实强化 1 . ( 2020 青岛二中高一期末 ) 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 可能的 B .
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 O 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 4 . 在具体实验时,两分力间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以 60176。 ~ 120176。 之间为宜 . 5 . 读数时应正视、平视刻度 6 .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读数应尽量大些,但不能超出它的测量范围 . 实验探究一 实验原理和误差分析 李明同学在做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实验时, 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 O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实践证明,棉花要丰产,管理是关键。 在棉花的生长和管理中,喷药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棉花常发生的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盲椿象、红铃虫、棉铃虫、金钢钻等。 这些害虫的产卵及危害的部位各不相同,所以打药一定要注意部位。 棉花苗期,蚜虫、红蜘蛛等在棉叶背面危害,喷打农药时,药水要喷打在叶的背面。 棉花中后期发生的红铃虫产卵在嫩尖、嫩茎和嫩叶背面
均速度较小,故经过一半的时间时,已经经过了中间位置,即 先经过中间位置后到达中间时刻 . 第 2 步 结论 —— 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 . 中间时刻的速度公式 (1) 公式: vt2= v =v0+ vt2. (2) 含义: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等于这段时间内初速度和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 (3) 推导:某质点做初速度为 v0、加速度为 a
律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适用。 【提示】 适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0 ,加速度为 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都能适用 . 2 .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在月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的物体的运动规律是否与地球上的自由落体 运动规律相似。 【提示】 在月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的物体也是自由落体运动,它的运动规律与地球上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完全相同,但两者的重力加速度不同 . 第 2 步 结论